发布时间:2020/06/06 09:29:26
点击:
两年前的今天,即将走上考场的我十分紧张;两年后的今天,我同样紧张,紧张于我们即将举办的“611器官捐献日”系列活动。
2019年3月,济南的春天还未完全到来,我有幸加入了山东大学摆渡人社会实践队,这是一支聚焦于器官捐献和器官捐献协调员的队伍。在学姐的带领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齐鲁医院器官移植办公室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陪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进行适应性治疗,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消除紧张;访谈器官捐献协调员老师,听他们讲述职业生涯中动人心魄的故事;在济南的大街小巷调研,聆听普通大众对于器官捐献的看法;帮助举办山东省“脑死亡”评判培训会议,在志愿活动之余听老师们分享经验;参加器官捐献者的遗体告别仪式,近距离地接触器官捐献者,向他们致敬……
今年3月,我有幸成为摆渡人实践队的新任队长。从纳新宣讲到现在举办“611器官捐献日”系列活动,我又学到了更多有关器官捐献的知识。由于疫情影响,实践队的所有活动都转为了线上活动,今天的集体“云”观影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从一个月前的紧张筹备,到一周前的模拟演练和设备调试,再到一个小时前的活动圆满结束,我的紧张心情还未完全平复。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两部纪录片是《手术两百年》第六集《生死‘器’约》和《人间世Ⅱ》第三集《呼吸》。尽管这两部影片我早已看过,但是在和大家一起观看、一起在评论区讨论剧情的时候,我对于这两集纪录片内讲述的故事,又有了新的体会。
《生死‘器’约》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妞妞,让我想起了我接触的第一位器官捐献者。去年10月份的一个晚上23:43,齐鲁医院器官移植办公室老师通知我们,说第二天上午9点,有一个器官捐献者的遗体告别仪式,想让我们参加。
第二天上午8:30开始,我们跟器官协调员老师一起,陪着一位阿姨与她已经做完器官捐献手术的孩子进行最后的告别。上午9点,告别仪式即将开始。太平间里,每一位参与告别的人员都低下头,向捐献者致敬默哀……那个孩子只有2岁多,我看着那位阿姨一次一次细致地抚摸孩子的脸庞;用最温柔的声音一声一声呼唤“宝贝,宝贝”;一遍又一遍给孩子唱着童谣……整个过程,没有号啕大哭,没有情绪崩溃,平静得超出我的想象,后来我才领悟,这叫痛极无声。
我还记得在实践队的第一次队员见面会上,上任队长张心宇学姐告诉我们:“我们虽然是一个新队伍,在社会实践方面经验可能并不丰富,但是‘年轻’的我们有更多的可能!”确实,相比其他已经成立七八年的老牌实践队,我们的确显得“稚嫩”,但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当好这个摆渡人!
今晚的观影活动已经结束了,希望留给大家的印象能如活动主题一般,“铭诸肺腑”,感人至深。
【作者:2018级本科生 窦文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国千卉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