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毕业生 乔鑫

发布时间:2020/06/15 10:51:37   点击:  

6月15日 星期一 晴

“也许接下来几天是最后的机会来看一眼青岛校区的天空与晚霞吧。”

翻看着朋友圈与QQ空间里同学们转发拍摄的青岛校区的晚霞,我不禁感叹,思绪也似乎回到了四年前。

作为青岛校区的第一批本科生,我们2016级有幸见证了青岛校区的成长过程。犹记得刚开学时,一人一罐刻着自己名字的可口可乐,这已成为青岛校区开拓者的证明;而如今马上就要穿上的学士服,象征着毕业,也象征这我们与青岛校区共成长的四年青春。犹记得在十一号线开通之前,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就仅仅靠着几辆公交车维持着。而如今走到地铁站,坐上十一号线,低头玩会手机或者眯一会,金狮广场、石老人海滩、五四广场都能到。刚开学时,如今恢弘壮丽的图书馆还没建成,西北角的汇文楼成为了公共实验室与最初记忆的校图书馆,从振声苑穿过正在施工的工地去上大学计算机,刚吃完午饭顶着大太阳走去做实验,成为了那时候的日常。总记得那时候去上实验课的路那么长,长得在路上总向同学吐槽。而如今,西门的图书馆成为了青岛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各个学院也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去图书馆与实验室的路也变短了,因为大多数时间只有自己了。现在可以随便喝奶茶,随时点外卖,那时候可没有,东北边的那一排小平房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开小灶的地方。还记得我当时最爱吃的是黄焖鸡米饭和板烧厨房。现在被学弟学妹们疯狂吐槽的三千米仔细想想好像也是从我们这届开始的,不过那时候我们可没有多少场地去练习,围着从文与一多之前的花园凉亭来个山地越野跑,看着中间的小亭子从光秃秃到绿油油,也是一种独特的回忆。哦,对了,第一年参与各种社团组建与学生组织也是一种好事,没有谁指导,没有谁帮忙,一群人就凭这热爱凑到一起,从无到有,也是很快乐。

想着四年来经历的种种,有过踌躇满志也曾跌落低谷,有过严肃认真也有过憨憨傻傻,有过快乐喜悦,也有悲伤痛心。当初来到这里,空荡荡的,现在离开了,一切变得繁华了,但因为疫情,又变得有些空荡荡了。想着马上要离开,回忆过往的种种,也许“如今姹紫嫣红开遍,原来满目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最能形容当下的心情吧。

作为一个不文艺的直男,我以前不太喜欢拍照,因为我更信任自己的大脑,觉着自己可以把那些过往的美好深深印在脑海。但翻到手机相册里那些偶然拍下的照片,那时候的过往片段突然涌入心底,比单纯的回忆更加真实,恨不得能够把过往的种种通过视频或者照片通通记录。作为一个被评价为“铁石心肠”的人,我其实对于回校毕业离别感触并不是很深,仿佛就是走一个过场,过一遍程序;但突然想到,如果未来某一天回到青岛校区,下意识地拖着行李箱来到一多书院以前的宿舍,推开门,看见吃惊的学弟问道“你是谁”,才宛若隔世地明白,自己已经不属于这里了,未免有些悲从中来。

过去决定着现在,现在预示着未来,我该放下手机,从回忆中抽身,收拾收拾行李,准备返校了。


【作者:2016级本科生 乔鑫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宋尚谊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