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5 09:57:25
点击:
六月过半,暮春未尽,盛夏将至,学子们的陆续返校给校园增添了许多活力。工作之余翻看之前的学习记录,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近两个月的强院兴校培训活动居然已经接近了尾声。
回想起今年的四五月间,作为一名内部审计人员,我有幸参与到了管理人员强院兴校培训班的学习中,在一系列的培训讲座中受益良多:培训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每期的主题各不相同,每一期讲座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对新鲜未知领域的触摸,灵活的课堂形式跨越了地域局限与时空壁垒:樊丽明校长、陈宏伟部长、易凡校助、刘丕平部长、王浩部长、王志鹏部长以及诸多在各自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通过镜头慷慨地向我们分享着知识与智慧,也用他们的自信与敬业感染着我们。
培训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强院兴校”行动的认知与理解。“强院兴校”不仅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代表了学校以“院”为实体的治理理念与治理方法的变革。对于如何在“强院兴校”背景下做好内控建设、指导学院建立健全财务治理体制,在近期的研讨中,我所在的综合预算改革专题班小组成员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
对于如何发挥优势力量,优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动内控建设和财务治理能力的提升,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合力”,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训,我对于“合力”形成了三个层次的理解。
第一个“合力”是统合各部门的力量,多方联动,协同推进工作,同时加强沟通交流,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信息整合与资源共享。“强院兴校”行动不仅仅是理念的转变,在理论支撑的前提下,提升治理能力的许多思路和举措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摸索,譬如“业财融合”机制的建立。作为完善内控、健全财务治理体制的重要举措,“业财融合”是财务、业务与信息技术的三位一体,涉及到了流程重建、制度梳理、组织架构、信息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的具体工作,在逐步实现“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财务部门,更需要信息管理部门与各个业务部门的协同推进。
第二个“合力”是要形成监督合力,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资源资金分配、人才评聘、资产监管、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要坚持共同治理,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与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其他内部监督机制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监管合力,优化监督效果,同时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权责,做到各方权责明晰,成果的互相运用渠道畅通。
第三个“合力”是有效利用外部监管压力的传导,将外部力量转化为内生动力。现阶段内控与财务治理体制的建设,不仅仅专注于内部管理能力的提升,还要兼顾外部监管的要求。一方面,我们在健全财务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如何既能满足内控与外部监管的要求,又有效避免业务办理“繁难”给教职员工增加非必要的工作量,在重新构建业务流程时,两方的平衡必须纳入考虑范畴。另一方面,在做强学院、做强学科的背景下,打造核心竞争力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与资源的积极调配,但在实际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少数部门认识不到位、工作不积极、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如果能够科学谋划,有效地利用外部监管压力来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发挥内生动力和外部力量的合力作用,让外部力量动起来,让内生动力强起来,通过内部思想意识的提升和外部压力的传导,真正激发起各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困难与机遇并存,激流争溯,不进则退。吾辈“山大人”唯有勠力同心、和衷共济,方能无难不克、勇攀高峰。
【作者:工作人员 李晨 来自单位:威海校区纪监审办公室 责编:宋尚谊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