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1 10:02:26
点击:
近几日,北京市新发地的疫情牵动着人们的心。自6月11日以来,北京10天累计报告本地病例227例。我之前放松的心弦也瞬间紧张起来。
走在平日的校园里,可以明显感受到各个场所的疫情防控力度增大。食堂、超市门口严格的测温程序,进入办公楼和宿舍时的一人一测等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做的努力。
不得不说,疫情期间确实耽误了我的科研任务。研一上学期,为了确定研究方向,我如无头苍蝇般埋头于茫茫文献中,却像大海捞针。转眼寒假过去,本来打算尽快返校开始实验,没想到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阵脚。由于我们课题组之前没有做光催化材料的实验基础,大到实验仪器,小到注射器、滤膜,都需要我去咨询购买。在购买光催化仪器时,我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几经周折打听到有其他课题组的师兄正在使用这套仪器,便和师兄约好了时间地点一探究竟。
站在苏师兄的办公室门口,我的内心忐忑不安,一时间竟有些怯懦。轻轻地敲了敲门,映入眼帘的是师兄那充满笑意的眼神,即使有口罩遮挡,也能感受到口罩下和蔼的面容。师兄带我到实验室,详细地讲解了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甚至对我的研究内容也给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这对于还处在入门阶段孤立无援的我来说是多么大的帮助和鼓励。原本迷茫的我一时间充满信心,干劲十足。道别师兄后,我的内心暖暖的,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隔离病毒、不隔离关怀。
夏日的风穿梭在校园,烈日当空,又是一年毕业季。看到他们一张张雀跃的脸庞,真心地为他们送上祝福。同时我也暗下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加倍努力,不负韶华,毕业之时才能坦然、自豪地走出校门,不负母校的培养。
【作者:2019级硕士研究生 郑晓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