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歌会节目录制者 赵庆曌

发布时间:2020/06/25 09:15:37   点击:  

6月25日 星期四 晴

6月6日,在辅导员老师与学生负责人详细、周密的计划安排之下,山东大学组织各在鄂临时团支部的全体武汉成员,为毕业歌会录制了节目《武汉伢》。6月22日,负责活动的学长将录制成品分享到了“武汉伢节目录制”的微信群中,向我们展示了经过剪辑、修改后的成果。作为在鄂临时团支部中的一员,能参与此次活动,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今日,我将学长分享的文件打开,观看了节目录像。画面中,武昌江滩阳光明媚,长江大桥宏阔雄伟,武汉被笼罩在明丽的暖阳之中。晴空万里,白云若雪,桥面、栏杆、纪念碑,万物仿佛都泛着浅浅的金光。看着看着,莫名就让人心情大好,甚至弥漫出异样的激动和感激。戴着口罩,我们轻哼着歌曲,一同漫步在熟悉又陌生的街巷。

回想十几天前,我与其他八位在武汉生活的山大学子一同前往武昌江滩拍摄。每当想到这次意义非凡的拍摄经历,我都不禁莞尔。

也许,参加毕业歌会的学长学姐们在观看这个意义非凡的节目时,只觉武汉阳光甚好,碧水晴空;其实,画面之外的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火炉”武汉不一般的威势——气温稳稳地停留在35℃。从开始拍摄一直到拍摄结束,太阳就从未停止过对大地的炙烤。在拍摄的平台上,地上的铜质浮雕晒得滚烫,泛着恼人的金光,映射到眼中,让人睁不开眼。仅仅背对着太阳站了一小会,后颈便滚烫无比,隐隐有脱皮的趋势。穿着凉鞋的脚晒得通红,清晰的鞋带印为脚纹上奇妙的纹路,汗毛感受到热空气从低处缓缓上升,让人有种蒙眬的眩晕感。此刻,口罩竟然成了防晒面具。这难以忍受的高温,也给我一种“回家”的感觉——熟悉的温度,我回到了武汉,武汉回来了。

拍摄地点离黄鹤楼不远,附近是正在重启的户部巷,我们在新旧武汉间慢慢地游赏。这些别具风情的建筑上,旧武汉与新武汉的特色巧妙地融合,行走其间,仿佛走在两个时代之中,回望孩提时的欢愉,勾勒新时代的风貌。

我们踏上大桥旁的平台,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相拥,遥望远处的鹦鹉洲大桥。长江大桥的铁轨与平台相接,时不时飞速跑过一辆飞驰的火车,铁轨与车轮的碰撞声、火车的轰鸣声为大桥添上一分古朴,使平台增添了几分安静。细细地抚摸纪念碑上篆刻的碑文,宏伟的长江大桥看起来格外肃穆。

在骄阳下奔波一日,我们身上的疲惫无限放大,但仍然开心地说说笑笑。直至下午四五点钟,节目才算正式录完。

听学长说,毕业歌会圆满举行,我为此感到十分高兴。这次学校组织的节目录制活动,让我有机会在武汉重启后,重新看看我魂牵梦萦的家乡。这次活动,我们也成功为学长学姐的毕业歌会添了份力,让他们远在各自家乡,能够享受毕业的快乐,这也是我们为学长学姐尽的一份心。

若是还有机会,我仍会积极参与,争取体验不一般的活动经历!


【作者:2019级本科生 赵庆曌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赵雨晴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