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感者 李沐阳

发布时间:2020/06/25 08:30:59   点击:  

6月2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自小以来便“训练”出条件反射:每逢端午便对粽香垂涎欲滴。

说起端午的习俗,那就是儿时对于粽子和龙舟的记忆。粽子每年一定都会吃,龙舟却是从来没划过。至于挂艾草、放纸鸢,就只有在姥姥口中才能听到了。不得不说,好像也只有粽子这种既可以满足口欲又可以慰藉心灵的方便食物,才符合忙碌年轻人的需求。复杂的仪式被简化了,传统节日也要过一遍市场的筛子,但这也是无可厚非。

史铁生在《复杂的必要性》中表达过对于仪式的看法,我觉得十分受用:任何方式都表明了复杂的必要。因为,那是心魂对心魂的珍重所要求的仪式,心魂不能容忍对心魂的简化。如果现代生活中简化不可避免,那心灵的寄托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远古的节日又在向我们的心魂传达什么呢?林语堂将中国人定义为四分的现实主义,一分的理想主义,三分的幽默感和三分的敏感性。理想主义稀少而珍贵,所以民族天生的敏感性将他们传颂至今。在现代,现实主义的泥土需要理想主义的浇灌才能变得柔软可塑,那端午节的习俗不正是屈原将源源不断的汨罗江水浇灌在干旱的土地上吗?

想到这里,便感到端午的气氛更浓郁了。对于中午的肉粽,也抱有了不曾有过的期待。


【作者:2019级硕士研究生 李沐阳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赵雨晴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