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阅异”社会实践调研队队员 杨博森

发布时间:2020/07/24 09:09:20   点击:  

7月24日 星期五 晴

疫情当前,图书文化产业如何转变?疫情过后,图书文化产业又将何去何从?作为“日新阅异”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一名队员,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疫情蔓延全球的新形势下,产业结构面临大洗牌,各行各业迎来的转型的契机,“互联网+”井喷式发展。我们调研团的任务就是深入了解传统的图书馆、书店等文化产业所做出的转变与未来的发展思路。

为此,在24日下午,我们团队有幸在指导老师、新闻传播学院谢锡文教授的带领之下,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邀请到16位济南泉城书店的各分店店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究。在会议上,我们了解到,泉城书店是是一个图书馆与书店融合的、便民利民的非盈利性质的公益书店,是一种政府主导产业的崭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态。我们的团队成员在会议上积极提问,谢老师的发言高屋建瓴,独到而全面,16位书店店长们的解答耐心细致。

首先在店长们的轮流介绍下,我们了解到每个分店的选址都极为讲究,交通便利、深入社区,社区居民需求旺盛,基本做到济南各区全覆盖。在唐婷等几位店长的耐心解答下,我们了解到在疫情期间,书店出于安全考虑处于半闭馆状态,对出入人流量进行限制,许多惠民或文化活动都转到线上开展,比如读书沙龙、文化讲座、手工制作等。虽然线下冷清了许多,但线上活动举办得如火如荼,讲座、演讲场场爆满,线上公众号推文不断更新,在大疫之下丝毫没让济南的居民们饿了精神,免费线下自习室的开放更是为居家学习的考研学子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次交流让我们看到了图书馆产业转型的未来,使我不禁感叹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韵泉城的文化底蕴之深厚。生活在这样一个使用文化资源及其便利、政府主导发展惠民文化产业的城市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高校与这类新图书馆产业合作的广阔空间——我们所缺少的是产业背后的平台与运营团队,而这类产业缺少的则是多样的文化传播形式、活动组织能力和丰富的馆藏。双方联手则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发展全新的城市文化产业。


【作者:2018级本科生 杨博森 来自单位:电气学院 责编:赵雨晴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