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2020+”云端支教队队长 黄若涵

发布时间:2020/07/31 11:21:55   点击:  

7月31日 星期五 晴

暑期支教缘,云端一线牵。“江源2020+”云端支教计划联合社会实践团队,是由山大、北师大、兰州大学、陕西师大、云南师大、内蒙古师大、青海师大这七所高校团委共同发起,分别在校内遴选志愿者组成各校支教队伍,共赴云端,以线上方式对口支援青海相关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本次云端支教开展方式共分为两种:线上一对一帮扶和配合青海师大志愿者在当地的线下支教,依据课表开展线上大课教学。我是团队中负责线上大课教学的志愿者,今日也刚刚结束一堂五年级升六年级的英语线上课。

在备课之前,我需要先行明晓支教学校当地的英语教学版本,再依托版本了解这系列教材的教学大纲,推测孩子们哪些知识点和基础单词尚未学过,便可作为我的教学内容参考。备课时,我总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去思考师生互动设计在哪些教学环节更合适、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音频何时引入更能强化同学们的课堂专注力,进而提升知识点的整体吸收效果。一堂恰到好处的精妙之课,需要不断揣摩推敲,甚至把耗时许久写成的教案不断回炉重造,更进革新,同时这也成为我锻炼和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路径。

今日课程主题是带着孩子们学习一些常用的职业单词,以及简单的职业问答句型。上课前,我需要提前申请好腾讯会议号,五年级所有班级再连接设备及时入会,进入课堂。我之前虽有线下支教经历,但本次云端支教很大程度不同于传统的线下支教模式,自己也未曾在同一时间面对四个班的同学授课,或许这也正是“云端”能够“跨越时空传达音言”的特色优势。欣慰的是,上课时同学们大多都很热情地配合,积极认真做笔记,踊跃举手发言展示自己,尽可能地汲取知识,除了部分连接设备的临时问题,整体课堂效果还是较为不错。

云端支教充分贴合“互联网+教育”的重要趋势,自己还需要细化线上备课的内容,吸收积极经验,为孩子们带去更精彩纷呈的课堂。但无论是线上云端还是线下实地支教,始终不变的,仍是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公益支教的初心。我期待着孩子们沐浴着爱与暖阳,不断茁壮成长。


【作者:2018级本科生黄若涵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