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有我”团队队员 王彧倩

发布时间:2020/08/02 08:34:06   点击:  

8月2日 星期日 晴

近期,漫长的居家时间,是一段对自我自律的考验期,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增值期。然而缺少了在学校的紧张学习气氛和老师的监督,懈怠和焦虑成了不可避免的情绪。一位学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今天找到我,而我在经过了线下的专业人员培训后,与学弟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线上交流。

线上见面,看到学弟忧虑焦急的样子,我的内心是心疼和担忧。为了使气氛轻松,我笑着问他最近听了什么音乐,与他聊了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他眉宇间的焦虑似乎淡化了不少。

“但是学姐你知道吗?好久没有在学校的学习氛围里了,我学习没有动力,而且看到网络上、周围的人都好自律,我越来越担心开学会不会被甩在后面。”

首先,我对他给予了肯定,产生这样的焦虑说明他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求上进的人。随后,我分析了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行动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高度,所以内心产生了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学弟认真地听我分析着,使劲地点着头,似乎把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都点破了。“那我该怎么做啊!”我笑着说:“其实,消除焦虑和不安全感最好的办法是向内看。制定小目标,不要太好高骛远,也不要强迫自己,用自己的行动给自己增加确定性。其实你所看到的别人的努力,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呀,你在努力的时候并没有关注别人在干什么。”随后,我告诉他我和他有过同样的境遇和感受,调整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放平心态,给自己时间慢慢成长。

作为朋辈,我们能给予的,是陪伴和倾听,倾听需要帮助的人的心灵感受,但想让负面情绪完全化解,需要时间,就像温水化糖,我们做的是保持水的温度提供热量,而他们内心的结会慢慢在无形中融化。这次疏导,有了专业人员的指点后,我更加注重方法和姿态,相比起以前的语无伦次,现在更加平和和从容,我想,这就是社会实践带给我的成长。


【作者:2019级本科生 王彧倩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赵雨晴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