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3 08:53:50
点击:
七月盛夏,骄阳如炉火般烧得正旺,山东大学“筑梦有你”校友寻访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队长牛凝的组织下,团队八人寻找并确定好了各自的采访对象,着手准备线上采访工作。
八月伊始,我和另一位队员吴佳昊,通过微信电话采访了现任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线路室主任周贺。周贺师哥是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1级本科生,并留校读研。向周贺师哥转达来自母校的问候与祝福后,我们开始了校友寻访队的采访工作。
谈起在山大的的学习时光,周贺师哥总结为:有遗憾、有收获。“说实话,刚入学那会儿,我其实是蒙圈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啥?二十年前的网络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信息获取十分闭塞,尤其是像我在这种从县城里走出来的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很不了解。这导致我一开始缺乏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因而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光。好在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我慢慢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逐渐清晰了自己的目标。虽然我大一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我每一学年都有很大的进步。”在说这段经历时,周贺师哥笑称自己是个反面教材,要我们从中吸取他的教训。他说现在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00后的执行能力越来越强,对大学生来说,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十分重要,搞好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
“四年的本科学习让我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我对学术研究的态度上,也发生在我对为人处世的理解上。读研阶段,我对未来有了大致的规划,也变得越发自信。这使得本科阶段的遗憾在读研究生时得到了一定的弥补,我的大学生活因为研究生经历而完整了。”聊起研究生时期的经历,周贺师哥说他最想感谢他的导师。“我的导师是山大外聘的博士生导师徐丙垠,他是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我的导师在专业上特别优秀,在生活中也平易近人。刚读研的时候,我不会写论文,徐老师就一点点教、一句句改。课余时间,老师还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徐老师不仅仅是我学业上的导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
提及对即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提出建议时,周贺师哥借用了导师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工作前两年什么都别想,把工作做好;工作五年后如果没有长进变化,就要停下来好好反思自己。“导师这句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这些年我也一直拿这句话来要求自己。工作前两年最重要的是踏实,最忌讳的是投机取巧走捷径。工作五年后如果自己一成不变、一事无成,那么赶紧停下来,反省不足,及时改正。现在的我和身边的同龄人相比还算成功,离不开导师曾经的教导和自己一直的努力。”
说起山东大学即将迎来的120周年校庆,周贺师哥感慨万千,“我是山大01级本科生。那一年,原分属不同管理体制下的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了新山东大学并开始招生。我很幸运成为新山大招收的第一批学生。那一年,也是山东大学的百年校庆。从山大毕业后,我时常关注母校的新闻动态、高校排名。其实在每一位山大学子心里,山东大学都占据着一个格外重要的地位,我希望母校可以越办越好!”
虽然我们的采访很简短,但是周贺师哥传达的内容和情感却十分丰富。师哥希望他的经历可以让师弟师妹们少走弯路、多珍惜在山大的宝贵时光。他也表示这次的采访让毕业多年的自己再一次走近母校,拾起记忆中的那份美好青春。在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愿每一位山大人不负青春,不负山大,不负自己!
【作者:2018级本科生 丁琦欣 来自单位:校团委成仿吾英才班 责编:张名轩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