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3 09:35:19
点击:
上午10点整,队长在群里发起了动员令,我的暑期社会实践“云上乡遇”便开始了。7月中旬,我们就相关内容已经开过会,我满怀期待,又有些许紧张,这一天如期而至。
犹记得指导老师在会议结束之际问我:“诗妮,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答曰:“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十分期待也感到很荣幸能够参与。但同时,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调研项目,各方面不够熟悉,内心不免有些慌张。”。队长细心的记下了这句话,在昨晚已把活动安排和各方的注意事项发到群里,还特意叮嘱我,不要慌张,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可以在群中提问。这着实让我感到了温暖的团队力量更加坚定自信面对今天的活动。
我们团队的目的是通过对云南、四川、山东、河南和江西五地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文化开发现状和文化扶贫成功案例进行研究,为全国各地希望通过文化资源振兴脱贫致富的乡村提供借鉴。
今天是调研的第一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分组进行五省文化扶贫典型案例的搜集,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我和丁琳同学负责江西省的调研。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均为线上调研。我通过学习强国APP、新闻联播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寻找了10个典型案例,其中让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有两个案例。一为江西余干杨埠镇,杨埠镇围绕建设“文旅小镇 美丽杨埠”目标,发掘各个村庄的特色,连成一个文化旅游圈。连成一个整体这个思想非常的好,单一的村子的开发所拥有的资源总是不够完整,挖掘周边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物产资源,才能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同时旅游地(各村)之间的紧密性可以减少游客舟车劳顿的疲惫感,对于吸引游客前往也是一个优势。二为实施“革命文物+”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如革命文物+主题小镇、革命文物+美丽乡村,为推进江西乡村高质量脱贫提供了参考。其中“革命文物+文创开发”激发了文物扶贫的产业创新力,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新奇的点子。文物资源或者当地的老手艺、民俗老物件等等进行文创开发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产业脱贫点子,可以为我们借鉴。
今天是活动的第一天,在夜幕到来之际,今日任务也圆满完成了。今日的感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乡村振兴是一条前途光明的道路,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年,我能够为祖国发展的大美事业贡献小我的力量是无比幸福的。同时,我能在大学里遇到一群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共同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是无比幸运的。
【作者:2019级本科生 董诗妮 来自单位:历史学院 责编:张名轩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