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6 09:32:54
点击:
今天,我们团队在线上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合。作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疫”往无前聚焦北京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调研宣讲团的一员,当我用自己的专业视角去审视分析问题之时,我洋溢着一个身为新闻人的自豪。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语文作文都会成为大家一个热议的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还会做圆锥曲线和导数。翻开今年的高考题,我惊诧地发现无论是全国卷还是新高考,抑或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方卷,都与新闻传播有着或大或小的联系。比如全国三卷“为自己画像”就契合了新闻学中“镜中我”的概念,只有通过传播,通过互动,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形成“镜中我”。在库利的著作中,人们之间通过传播,相互反馈,相互想象,也相互建构着自我。传播是“镜中我”形成过程中“唯一”的关键要素,没有传播,人际关系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办法形成“社会我”。
这也成就了我们进行这次社会实践的契机,此外,作为“返家乡·战疫情”校级专项的队伍,对于疫情中各类谣言的发酵和泛滥的痛心也促使我们更快地将想法落地成为实践。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面对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传播,主流媒体一定要坚守“把关人”的职责,加强行业自律,尽可能带给读者真实可靠的新闻,毕竟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原则;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要做到“慢新闻”和“快新闻”之间的生态平衡。此外,也要减少仅根据网上出现的热点进行写作的整合性报道,要加强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积极对缺失信息进行走访调查,对疑点进行查证,尽可能还原事实真相。即使作为普通的民众,也要学会理性思考,要质疑网络不实消息,努力提高媒介素养,对热点事件有冷静的态度,对不实报道具有鉴别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多些反思,多些谨慎,真正将所学用到生活之中,带给更多人知识和向往,展现山大学子躬自身亲的形象,我想这才是社会实践最本质的意义所在。
【作者:2018级本科生 汪龙佳 来自单位:新闻学院 责编:国千卉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