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2 07:54:44
点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创造宜居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环境学院“归川”团队对市、县、区、镇关于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和垃圾分类为什么没有普及进行了调研。团队通过横纵对比,以宁夏为中心南北端调研的方式展开社会实践。
8月12号,微微徐风,天气稍许闷热,“归川”调研团一行三人首先来到了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的闽宁镇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关于环保现状和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情况。
调研团来到了闽宁镇的福宁村,刚刚走进村落,村里街道、小巷十分洁净,几乎没有垃圾乱扔的情况。队员们对于村民的走访内容聚焦于家中是否进行垃圾分类、平日里垃圾怎么处理、对垃圾分类有什么看法。通过走访询问,队员们了解到每家每户有一个垃圾小推车,把每天的垃圾收集起来统一倒进垃圾桶。福宁村共设有垃圾桶80个,每天早上定期有垃圾处理车来清理,每天垃圾车只来两趟,无法清理完全,以致有些垃圾被焚烧、填埋。
我们经过调研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村民的环保意识很强,不乱扔,不丢弃;二是垃圾车每天清理垃圾次数太少,导致每天的垃圾不能完全清理完;三是跟城市垃圾分类不同,农村垃圾还有一些不能喂食的秸秆、碎砖碎瓦石头,垃圾体积很大,不好运输,加大了清理运输难度;四是堆肥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应该下渗农村,让一些无法处理的秸秆、树叶重新还田。
通过本次下乡调研,队员们切实了解到当地村民处理垃圾的状况,更深入地明确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为后续市、区级调研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垃圾分类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废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源;改善生活环境,促进人们健康;节约使用资源,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垃圾分类的意义重大、好处颇多,能给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带来显著的效益。垃圾分类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城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垃圾分类,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断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此次实践,队员们锻炼了自己,深入乡村走访,同时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大家不仅了解到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的情况,而且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作者:2018级本科生 杨越瑶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冯加香 赵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