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校友寻访实践团队成员 陈炳蔚

发布时间:2020/08/13 10:47:30   点击:  

8月13日 星期四 晴

夜晚,坐在电脑前,我字斟句酌地修改着一篇篇访谈稿件,脑海里回忆起前段时间一幕幕校友访谈的场景。

为迎接百廿山大华诞、庆祝法科教育复办四十周年,2020年7月底至8月初,我们组建了山东大学法学院校友寻访团队,以“采访一个人,代表一类人,改变一群人,影响一代人”为宗旨,按照多线并行、纵贯南北的思路,前往济南、青岛等13个地市访谈了七十余位来自公检法、政府部门、企业等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形成近二十万字的系列访谈录,并于法学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设立“校友风采”专栏进行宣传推广。

采访过程中,校友们为我们展示了一张张带有“山大记忆”的老照片,分享着属于他们的求学故事、工作经历及人生感悟。其中,我见到了不向命运屈服、坐着轮椅服务百姓的郏县人民检察官马俊欣,他用超乎常人的意志诠释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选为“感动中国”候选人,也被誉为“当代保尔”;我看到了直面海事审判中重重挑战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青岛海事法院副院长李伟,她用法治与人文关怀履行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还有三十余载始终为民公证、恪守程序底线的山东省青岛市市中公证处主任冷春,她用爱心、善心、公心、细心致力于把每件公证文书办成“铁证”。

山大法律人的杰出身影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自觉承担起“为天下”“为国家”的使命担当。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鸢都英合律所主任高明芹发挥专业优势、关注社情民意,提出的30多件议案、120多条意见践行着“做人民利益代言人”的铮铮誓言;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晓东亲历交通领域三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以匠心打造的品质工程彰显着“为民、保质、求新”的永恒追求;法君传媒创始人王永带领团队将法律与新媒体融合,于近2000部有温度、有态度的原创作品中坚守着“让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纯朴初心。

山东政法学院院长吕涛遵循“终身学习”的真理,立足本职工作,谱写着“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的人生篇章;济宁市政协副主席、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良品探索纠纷源头治理,多方回应群众需求,在守护公平正义中走出一条“诉讼为民”的康庄大道;青岛市行政审批事务局局长路玉军担任青岛团市委书记期间建立创新创业联盟,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成就青年梦想的广阔舞台。

从山大读书、开启法学之门,到离开校园、立身法治之路,师兄师姐们砥志研学,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成为支撑社会结构的一根根重要“脊骨”。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在开拓视野、积累阅历的同时,也深刻领悟到法律思维的重要价值、家国情怀的大爱无疆,必将传承质朴厚重、勤勉务实的山大基因,勇担助力国家法治建设的历史责任,实现美好的个人梦与伟大的中国梦同频共振!


【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 陈炳蔚 来自单位:法学院 责编:冯加香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