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樵探陌”实践团队赴青海实地调研参加者 张莉

发布时间:2020/08/16 09:48:08   点击:  

8月16日 星期日 晴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我们“寻樵探陌”团队在五地分别进行了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背景下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基于植物保护农业技术的社会实践调研。

为了解青海森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经营的大通城关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如何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以及是如何响应国家“科技助农”政策的,我们于8月16日赴青海大通城关现代农业产业园。我们乘坐直达车安全到达产业园,映入眼帘的便是规模宏大的温室大棚。我们见到了产业园的负责人吴庸先生,吴庸先生告诉我们,他们产业园有几百个温室大棚,种植品种多样。

我们在吴庸先生的带领下进行了实地调研。在他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了大通城关现代农业产业园是2016年通过大通县设施农业招商引资建设重点项目之一,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集日光节能、温室建设、果蔬研发、科技培训、休闲观光、特色蔬菜种植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示范基地。负责人带领我们参观了黄瓜、青椒、红椒、豆角、茄子和草莓等等果蔬大棚,他向我们介绍每个大棚对于温度、湿度的要求各不相同,这时候现代科技化设备就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产业园通过“水肥一体化”,定量施肥,自动浇水,省时方便精准,“科技助农”成果显著。以及大棚控温半人工化,大棚有顶封和底封用来调温,温度过低,通过机器控制大棚顶封棉被覆盖保温;温度过高,由工人打开大棚底封塑料通风降温。

我们在负责任人的介绍下,也了解到了大棚的利弊。

有利的方面是大棚种植代替了大田种植,有效预防了青海突变的天气,避免了大田农作物因突降冰雹大雨砸坏带来的损失;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作物,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农民也可以通过大棚种植青海露天无法生存的农作物,大大增加了可以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最重要的是,森田公司投建了几百个温室大棚,这些大棚由附近的村民承包种植,个体承包负责,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极大的帮助,而且帮助了当地因照看小孩老人而无法外出打工的妇女再就业,大棚采摘、建苗按小时制结工资,这让妇女们工作时间更加自由。而且森田公司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项目于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已经带动当地贫困户70多户,贫困人数150多人就业。

弊端是因为大棚种植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高,这就导致了大棚里的病害也比较多,大棚里蚜虫等害虫也很多。大棚里有许多粘虫板、诱虫灯来消灭害虫,但是也会有细菌性的病害,整个农作物会从根部就开始坏死,这对收成有很大影响。但是对于这些情况也会有解决方案,农民会先将农作物进行湛根处理,通过药剂消菌杀菌,使得农作物的成活率高一些,也会施加菌肥来改良土壤的有益菌。

我们向负责人还询问了在“科技助农”方面,除了节地型日光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还有哪些现代科技,负责人介绍产业园还有喷灌、滴管灌、太阳能照明等等现代科技设备,在负责人的详细介绍下,我们知道了滴灌土壤可以防止土地板结,节水且方便,而且用于灌溉的水一般都是井水,因为井水的温度要稍微高一些,在大棚里浇水的温度不可以太低,要是水温太低就会损伤农作物根部,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经过一天的实地调研,我们收获颇多。我们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带给农业的极大便利,还有森田公司在农民脱贫致富上做出的巨大帮助,这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只有农民振兴、乡村振兴,才能让农民不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脱贫致富的职业。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张莉 来自单位:电气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