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社梦萦泉城支教队成员 刘佳铭

发布时间:2020/08/16 09:55:15   点击:  

8月16日 星期日 晴

不知不觉,蝉鸣声远去,支教活动也进入尾声。今天是我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课,我准备给他们带来一次不一样的体验。

我所在的支教队采用了一对一课业辅导的方式。我所负责的同学功课基础比较薄弱,他的家长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照顾他,除了我们的线上支教课程,他还要去一个线下辅导班学习,平时他吃饭、上课等都要一个人独立进行。起初我很担心这个孩子,担心他性格腼腆或者跟不上课程进度,但真正上课时他反而给了我很多惊喜。他的课堂表现比想象中活跃,也能积极回答互动问题,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只要给予适当引导,他也能逐渐理解。

但给我最多惊喜的却是这最后一课。在完成原有上课计划的基础上,我为孩子设计了一节拓展学习课程,考虑到男孩子的兴趣点,我主要讲解了“酒”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以及酒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且用心打磨PPT,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环节。凑巧的是,这正是他的兴趣所在,他了解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课外知识,甚至还主动抛出问题来提问我,而且有许多知识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我问他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孩子说主要是自己好奇,于是就向别人请教或上网搜索。在最后进行课程总结时,我对他说,希望他能继续发挥自主探索这一优点,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内容与课内知识联系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保持学习热情。晚上召开例会时,我指出了孩子的进步之处,这也让时刻关心孩子的队长感到很欣喜。

这一节课孩子的主动性和参与感都非常强,我的上课体验也超过了以往的课程。我感到既欣慰又佩服,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孩子留心观察、热爱思考的品质以及好学的精神;而从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课程中,我可以看出孩子的成长,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蜕变。这也让我明白,支教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潜力,当他们走出被家长老师所设定的评价体系,遇到这些愿意陪伴和帮助他们的支教志愿者,他们平日里看似不起眼的优点也会被我们放大,并得到我们最真诚的鼓励。或许,提高成绩不是辅导型支教的唯一目的,如果能让孩子因为我们的帮助而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对于学习的兴趣,那也会是很有意义的事。

因此,我觉得支教不仅是给孩子们带去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他们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陪他们走过一段温暖的旅程,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种子,为他们打开一扇窗——看到更大的世界中充满希望与美好。支教志愿者不仅是讲授者、引导者,更是陪伴者、倾听者,不断发掘孩子们的潜力,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生命谱写更加丰富多彩的故事!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刘佳铭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