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青年学子榜样采访者 程艳

发布时间:2020/08/19 09:20:17   点击:  

8月1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作为外国语学院“新火”宣讲团成员采访了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抗疫优秀青年学子——马文啸学长。

访谈开始时,我首先询问了马文啸学长在防疫抗疫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马文啸学长对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作为学生,他停课不停学、做好自己线上的每一个学习的任务,还有做好自己该做的学生工作;之后,他联系了家乡当地的党工委,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加入到当地的防疫志愿者队伍中;最后,他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成立了山东大学“公译战疫”平台,翻译了400多份防疫相关的文件。他是先做好本职工作,然后个体层面参与到防疫志愿中,最后以团体的力量去抗击疫情。

随后,他又介绍了山东大学“公译战疫”这个平台的建立与未来。在疫情初期阶段,他发现全国各地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国外捐献的医疗物资、还有一些医疗的说明书都是外文的,这部分东西非常需要翻译。但是因为这种紧急情况,社会上一时间没有那么多翻译的力量补充进来。因此,他就发挥专业特长成立了山东大学“公译战疫”平台。然后山东大学校内的各个部门学院,像学工部、国际事务部、还有国际教育学院的师生们,校外如山东省翻译协会、济南当地的立夏创意园、社区、政府和社会单位等等,他们都非常支持建立这么一个平台。谈及未来,他说在国内疫情已经暂缓的情况下,他希望把这个平台先往长效机制去做,开展长效化运营。

采访完后,我也感悟颇多。就像马文啸学长所说,如果我们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只想保证自己是安全的,我们可能恐惧的情绪非常多,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但是我们担心是没用的,我们把自己每个人锁在家里也是没用的。我们中国的疫情是怎么控制得这么好的呢?是很多人去承担起了那部分我们称之为家国责任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武汉一线有4.2万名医护人员,甚至还有这4.2万名医护人员中有1.2万名是90后、95后甚至00后,他们都奔赴了一线。就是因为他们承担起了家国责任,我们更多人的个人安全才有所保证。我觉得我也应该不只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一定要走出来、看一看,为我们身边的人做更多的事,为这个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者:2019级本科生 程艳 来自单位:外语学院 责编:赵雨晴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