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社学院迎新志愿者 宋展飞

发布时间:2020/09/13 09:39:02   点击:  

9月13日 星期日 晴

睁开眼,闹钟还没响,黑暗中打开手机,五点五十五,揉了揉眼睛,还行,今天状态不错。昨夜实是有些辗转难眠,躺下后,又爬起来看了看迎新的路线规划,再躺下,不行,还要写一写志愿者的职责规划。有几个问题还不明晰,发消息问一下马哥,果然,他也没有睡。

六点,闹钟响了,关掉闹钟下床,舍友们也醒了。与往年不同,今年由我负责学院研究生的迎新工作,舍友们也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我。清晨的山大校园,四个年轻人迎着朝霞开启了一天的洪家楼校区之旅。

“秋高气爽晓云开,背负行囊揣志怀。苦踏丛深书境路,学知大海泛舟来。”六点半的洪家楼校区南门,比我们更早到这的是新生家长的期盼和希望,每一位学子的寒窗十载同样也是各位父母说不尽道不明的一把辛酸泪。读书,离乡,行囊,前方,此时此刻,校门前的新生,脸上满是平静,面前的宪法大道一眼望不到头,他们在想些什么呢?

七点半,我们的志愿者基本上都来齐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古朴的校园。因为疫情,我们没有办法大规模提前来踩点,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分配好不同岗位的职责。为了迎接新生到校,学校已经配置了周全的服务人员和设施,接送学生的摆渡车和小三轮不停在校园内穿梭,但是学院领导和老师们根据多年经验,还是准备了手推车以应对新生集中报到的情况。这次报到家长不能进校园,我们还召集了大量的男生志愿者帮助新同学搬行李。可是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行李往哪搬、怎么搬,都是一个大问题。经过反复思索,我们决定采取人箱分离模式,志愿者男女分工,男生从校门口利用推车将新生行李运至宿舍楼,女生负责带领新生前往报到点。这样一来,志愿者不用带着行李到处跑,没有了大包小包的负担,新生们的报到之旅也显得格外轻松。

十一点的新生宿舍楼下,负责为新生搬运行李的我们迎来了樊丽明校长。那时正值报到高峰,我们搬着行李一趟趟地在楼间穿梭,前一秒还有同学在打趣说到:“我们今天搬着行李爬了50层楼了。”一转头就看到樊校长正迎面向我们走来,一路上与其他老师们而驻足,时而讨论。说实话,心情有点激动也有点期盼。到我们面前时,樊校长问我们是哪个学院的,负责的是什么,并对我们的付出予以赞扬,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莫大的精神鼓舞。

下午三点,待到此时,我们的新生报到人数已过大半。坐在凳子上静静地看着,已经有15分钟没有人来了,当我们的迎新流程正常运作后,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将一件平凡的事情重复几十甚至上百遍。

下午五点,坐在台阶上的我正在大快朵颐,早已记不清拿了多少行李,数不清爬了多少层楼,一声声“谢谢”在耳边回荡,想起学妹送给我们的冰可乐,不由得又往嘴里紧扒了两口米饭。平凡的一天,祝你们一切都好。山大欢迎你们,哲社学院欢迎你们。


【作者:2019级硕士研究生 宋展飞 来自单位:哲社学院 责编:范心怡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