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0 09:01:44
点击:
如往常一样来到曦园餐厅,走向食堂窗口,“阿姨,半份糖醋里脊。”平日里,一整份我总是吃不完。所幸食堂除了整份菜,还可以按半份出售。青岛校区学生餐厅今年还专门开设了小份菜窗口,千里香馄饨等风味菜品还有大小份的选择,更精准地契合了我们的就餐需求,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食物浪费的可能。餐厅中循环播放的“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温馨提示语、就餐时“倒下是剩饭,留下是汗水”的桌贴、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时刻都在提醒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每一份劳动。用餐完毕,我用手机相机记录了今日的节约足迹,上传至支部“光盘打卡”平台,而后将托盘交给了餐厅出口处的工作人员。今天又是践行光盘承诺、争当勤俭节约标兵的一天。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今年八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最近一段时间,我所在的法学院2020级法学一班团支部开展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支部团员青年聚沙成塔,久久为功,彰显了青年的责任担当。参与此次活动,我收获颇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身为共青团员的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将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续传承,在矢志艰苦奋斗、实现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践行青年一代的铮铮誓言。
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教导言犹在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箴言铭记于心。我的家乡在福建,父亲告诉我,在他小的时候,爷爷每天都会走上几小时路,只为了耕种那一亩三分田。收获时节,家人们辛勤劳作,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他们的手指常被稻草划伤。从那时起我便深知,一碗米饭的价值不只一元,更是泱泱中国农耕文明的深厚沉淀、是勤劳勇敢中华儿女的忘我倾注。节约粮食,不仅是一句口号、一个习惯,更是一种态度、一片敬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身为山大青年的我们,必当砥砺“凡我在处,便是山大”的初心理想,不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强国担当,以山大人的家国情怀深入践行勤俭节约行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擘画国家、民族更广袤的未来。
【作者:2020级本科生 彭洪亮 来自单位:法学院 责编:王浩铭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