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5 08:18:49
点击:
今天是山大119岁的生日,当我乘车在经十东路远远看见“山东大学 生日快乐”的灯光时,心情很是激动。想到今天上午刚刚获得的奖励,算是给学校生日一个小小的礼物吧。
南京的上午,飘着细雨。12时,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20年高校知识产权学术交流会”顺利闭幕。我的论文《质量导向的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获得了此次交流会征文活动的优秀奖。本次会议共有来自150多所高校的330余名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参加。征文活动共有100多篇论文参与评选,最终获奖的有24篇。
在上午的专家报告中,聆听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方面的报告,使我对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和技术转移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有助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定位和协同。南京工学大学在协同科研管理、协同学科建设聚焦成果转化、协同产业发展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协同大众创新提升创新素养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协同重大项目的全过程,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昨天上午,聆听了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刘法磊副处长作的《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落实的主题报告,专家报告《高价值专利培育与专利运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行动》。专家们对高价值专利案例的精准分析与预测,使我开阔了视野,也认识到本次征文的不足之处。更新了“专利要有用,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的理念”。
昨天下午,基于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工作需求,我参加了由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理事长慎金华召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制机制管理”的主题讨论。讨论会上,高校馆馆长既有对当前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困惑,也有探索和经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大、中国地质大学、西南大学、福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都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开展情况,我进一步理解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价值所在。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让科研人员了解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如何找到开展工作的抓手,如何向职能部门推荐专利信息服务,如何提高馆员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如何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信息,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等,都是我们下一步思考和落实的问题。
夜深了,尽管上午还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聆听报告,下午就赶回济南,到站后又乘车到指定地点做了核酸检测采样,旅途劳累难免。但是今天是我校119岁的生日,两天的会议收获也颇多,心情依然很激动。作为山大人,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山大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山东大学,生日快乐!
【作者:工作人员 夏玉华 来自单位:图书馆 责编:郭涧蕙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