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本科生 杨筱乐

发布时间:2020/10/17 09:33:32   点击:  

10月1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有幸听到了来自卢燕娥、黄永琪、郝寅君三位学姐的关于大学生创新立项的交流分享会。高中时学校致力于做海洋教育,三年做过两次大的课题,小的研究性学习数不胜数,因此我也自诩对课题研究有些许了解,但是,听了这次交流会,我依旧受益匪浅。

除了一致的强调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之外,卢燕娥学姐强调创新立项应以过程为重,以发展自己、学习知识为目的,而不要以最终结果为导向;黄永琪学姐提出,学会寻求帮助对提高项目质量、提升个人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郝寅君学姐说创新立项是一个有挑战性的活动,但是万事开头难,在此过程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将会对后面的科研有重要的帮助。由此可见,对她们来说,创新立项带给她们最多的,不是最后获得的奖项,而是在做项目做课题的时候的经验与体会,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这又让我想到了一个长久以来的辩论话题:做事是应该看重结果还是应该看重过程?

正方与反方都各执一词。正方说,要是不看重结果,那比赛就没有意义,没有以获胜为目的,那拼搏就没了动力。反方说,以结果为驱动力未免太过功利,人生若是只看着最终的结果,那注定的死亡就会消耗你全部的勇气,使人陷入迷茫痛苦而不知道前进的方向,亦或是向古人一样求丹问药,想入非非,而体验过程才能让做事这一过程更加美好。于是,唇枪舌剑开始。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台下观众也陷入了沉思。

当然,在我看来,要辩证地看待,即既要看重结果,也要看重过程。看重结果,于是奋斗有了方向,对胜利的渴望无疑是最好的兴奋剂;看重过程,于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也会时不时在中途驻足,享受路上的阳光与清风,不至于筋疲力尽而客死于异乡。

对于做事,《失败与飞行》中说:“任何值得做的事,做得糟糕也得做。”因此无数人向着自己的梦想奋进,哪怕撞个头破血流,也不放弃、不言败。而对于生命这一条长线,周国平的《人与永恒》中谈到,寻求生命的意义,所贵者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寻求,意义就寓于寻求的过程之中。因此把握现在享受生命才是实现自我的唯一渠道。

培根有言:“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而应当对琐事妥为准备,好让它渐渐成熟。”我们应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气魄,怀抱万事俱备只待收获的大欢喜,享受过程,怀抱未来,笑对结果。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杨筱乐 来自单位:护理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