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9 08:56:14
经过立冬后第一场雨的冲刷,趵突泉校区的银杏叶铺满了石板路。雨过天晴,脚踩雨水和落叶,我们驻非附属医院党支部的成员,从不同医院赶来,参加《山东大学文化引领战略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月的党支部活动。
我们的大家庭“驻非附属医院研究生党支部”由35名党员组成,但与其他党支部不同的是,我们来自数所不同的医院,如影像所、精神卫生中心、肿瘤医院、耳鼻喉医院等。作为2020级新生,我以前只能通过网络与大家交流;而今天,我终于能与大家见面,并且抓住文化宣传月的机会,和大家一起领略山大百年历史和博物馆的考古奇迹。
下午两点,与各位党支部成员汇合后,我们从趵突泉校区出发,坐上校区之间的班车,来到中心校区。和趵突泉校区的古典建筑群风格不同,中心校区是新式高楼,一个古色古香,一个创新时尚,两个校区各有特点、各有风格。
第一站,我们来到知新楼22层——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为国育贤”四个大字。无论是合并之前的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还是21世纪合并后的山东大学,他们的创立、发展都牢记着办学宗旨。接下来是长长的时间轴,贯穿合并前山东大学的三次停办、三次复校、三次迁校、三次合校;山东医科大学的两条发展脉络;山东工业大学的百年演变。最后三校合并,成就了新世纪的山东大学。
我了解了山东大学源远流长的历史的同时,还认识了为学校发展鞠躬尽瘁的校长和数位学校培养的重要前辈。王寿彭校长送给季羡林先生两幅字画的故事传为一段佳话,臧克家感恩母校破格录取自己,山大走出的文理名人层出不穷,这都深深打动并激励着我。参观完校史馆,我才理解,山东大学就是这样一所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百年名校。作为一名硕士新生,我应该自豪、感恩、弘扬母校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站,我们到了知新楼的27层——山东大学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是首家高校历史考古类国家二级博物馆。更有意义的是,出土的文物大多数为考古系师生实习期间自己挖掘出来的,“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春华秋实”四个部分尽显陶器、瓷器、玉器、铁器的风采。我也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厚重和我校考古系的辉煌成就。
参观完两个展馆,我们党支部留影留念。我看着每个人迎着镜头的笑脸,感觉很温暖。
因为一段历史,爱上一所学校;因为一群人,爱上一座城市,这也许就是我和山东大学、驻非附属医院党支部成员、济南的关系吧。背对窗外的城市的光影,掌一盏台灯,我窸窣写下:一段历史,一所学校;一群人、一座城;一个下午,一抹回忆。
【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 刘婧如 来自单位:临床医学院 责编:郭涧蕙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