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3 08:55:36
点击: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一书中将他心目中理想社会描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进入21世纪后,国家整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我国社会人口结构也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基于此问题,业界人士认为当医疗和养老产业需求快速释放时,医养结合模式将成为破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我跟随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中心研究团队来到山大南路社区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在长期老年护理保险政策的背景下,高龄老人的养老护理需求及对该政策的认知接纳态度。
山大南路社区是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面的教职工家属区,该区内住户大多为山大校内各院系职工及其家属,且不少是退休后的教授,因此我们团队选定该社区,敲开了接受访视的高龄住户们的大门,入户进行深入调查。
今天访视的住户均为平均年龄超过85岁的教师,在与各位老教师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国家大力支持公办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政策引导下,近年来济南市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但民众普遍对当前养老机构信心不足。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养老机构因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在收取高昂的服务费后无法提供等价的养老服务。同时具有医学背景的机构护理员数量鲜少,日常工作中无法做到及时识别老人的病情动态变化,从而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酿成不必要的后果。而且时常能看到媒体上一些机构乱象,间接使得老人对养老机构失去一定的信任。老教师们还提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应该受到重视,充实的精神生活在晚年阶段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赵教授补充道,希望政府加快推进城市医养结合的创新性现代养老模式,将广大农村老年人养老照护、就医、住院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未来养老统筹布局中。
今日此行的最大收获是让我重新思考了社会养老问题:如何让老人对养老机构产生信任?政府在有效监督养老机构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享受社会养老的权利,真正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作者:2019级硕士生伊默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裴银璐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