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2 09:28:06
点击:
今天,通过新生研讨课这个平台,我有幸聆听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闫桂英研究员《数学之用》的报告。
闫老师先通过列举维基百科、恩格斯对数学的定义简要阐述了“数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又以爱因斯坦、欧拉、伽利略等人对数学的评价初步说明了数学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随后,闫老师通过大量实例,分别阐述了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和国防、制造、金融、通信、交通等应用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闫老师的报告十分全面地阐述了数学在科学和技术各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为同学们确立今后的学习方向提供了指导。报告中提到的数学的种种应用,我在之前的学习阅读中也有一些了解,但远不及闫老师列举的那么全面而具体。本次报告拓宽了也加深了我对数学具体应用的了解。关于数学的学习方法,闫老师所说的勤奋、领悟、总结、交流也很有指导意义。数学,尤其是应用数学不能只靠,也不一定依靠过人的天赋,而要依靠持续的努力、深入的思考、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引导,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而这些方面正是我今后数学学习中需要注意的。
本学期的新生研讨课已近尾声。通过聆听这十二期报告,我对基础数学的主要分支如几何、数论、分析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应用数学的相关领域如控制论、系统论、优化、金融、人工智能、通信有了整体的了解。这些报告对我今后的学习和方向的确立都有很大帮助。这些报告更让我感受到数学工作者对待数学研究的热情: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研究,他们都非常“精神”——这样形容可能不大准确,但可以看出他们的确有着青年人的激情,有着赤子之心,有着对数学中蕴含的永恒真理的持续不断的追求。我要向各位专家学习,保持对数学的热忱,同时强健体魄,永远保持旺盛精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如巩馥洲老师所说:“做出突出成绩的数学家,都在早年确立了研究的方向,并且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新生研讨课正起到帮我们“确立方向”和坚定“持续做下去”的决心和信心的作用,是大学数学学习的总引领。
当然,“新手运气之后,靠的是毅力和勇气”,只有对数学的憧憬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充满不舍,但新生研讨课在这个时间点落下帷幕也许是最好的安排。期末考试和泰山学堂选拔考试即将到来,这是对这一阶段学习的总结。可以预见,考试的结果一定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今后的数学学习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似一个新生在新生研讨课中看到的那样完满。那时需要的就是毅力和勇气,而非更多的新生研讨课了,那时的我们也不再是新生了。希望我能带着新生研讨课的启发,正视各种挑战,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杨昊天 来自单位:数学学院 责编:吴文瑶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