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5 08:31:32
点击:
作为大三学生,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和精神,了解和适应科研生活,锻炼科研能力,我们成立了“绝对能出数据”科研团队,在寒假期间进入导师课题组的实验室参与实验,学习并开展力所能及的实验操作。
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对两个科研项目进行研究,两个项目分别为金纳米团簇对聚多卡醇泡沫的稳定作用、CoP纳米粒子嵌入梯度多孔碳微球设计。
实践活动开始,通过师姐师兄们的介绍以及团队成员阅读文献,我们基本了解了项目的目的与实验方法。癌症治疗是困扰全医学领域的难题。聚多卡醇有良好的起泡效果,可以在癌组织附近形成缺氧条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可以同时使用聚多卡醇与载药的金纳米颗粒递送系统,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于是寒假期间,我们设置了实验探究金纳米团簇自组装金纳米颗粒对聚多卡醇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今天是实验的第二天,我们团队一起坐上去千佛山校区的公交车,进入了老师的实验室。在师姐的带领下,我们配得了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加入聚多卡醇,使用Tessari方法制备泡沫。使用泡沫半衰期评估泡沫稳定性,并得出了BSA溶液对聚多卡醇泡沫有稳定作用的结论。
经过一天的实验,我们熟悉了移液枪、天平、超声清洗机的使用方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实验前要清楚认知即将进行的实验步骤,考虑好各种因素,实验过程中要时刻集中注意力,操作一定要规范,每一步都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浪费时间和实验材料。比如在实验最初,我们对泡沫半衰期的理解出现了问题,没有确定好判断稳定性的标准就开始实验;由于配置溶液时需要多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所以出现了体积弄错或有某种药品忘记加入的问题,导致其他药品无法继续使用,需要另配溶液。另外,这次实验需要多人合作,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合理分工与团结协作对科研活动的重要性。
整整一天的实验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研过程的辛苦与不易,但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专注于一件事并有所收获的成就感。我想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自己会渐渐领略到更多科研的魅力,并掌握更多实验知识。
【作者:2018级本科生 袁俊晓 来自单位:材料学院 责编:郝晗宇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