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垃圾”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封雨婷

发布时间:2021/01/20 09:01:17   点击:  

1月20日 星期三 晴

寒假中,虽然“流浪垃圾”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都已经分散各地,但正是由于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不同地区和社区垃圾分类的推进程度,我们看到不同和相似之处,也萌生了做一份线上调查问卷的念头。回想起来,其实以前总是主观性地强调“垃圾不应该再流浪”,对垃圾分类社会实践的触及领域和涉及范围也很狭小,没有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垃圾分类这个社会话题,所以,为了聆听和分析群众对垃圾分类的不同声音,我们团队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活动。

回忆起来,我们对调查问题的选择确实很谨慎,为了不占用身边人的太多时间,也为了得到更真实的回答,我们还考虑了前期的实地调研结果还有不同问题的覆盖率,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答案,这样才能真实、有效,才能用数据说话。

一点一点看到问卷结果的过程其实是很忐忑的,而对于调查结果,我有惊讶也有坦然。在显示的调查结果中,有自觉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群众虽超过半数,但比例情况仍不乐观,尤其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了解医疗废物的群众比例更是低至16.13%。但我也发现了很多令人欣慰的改变,例如调查群众普遍反映社区垃圾分类更加规范,并且所有被调查者都愿意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同时我也看到了人们对疫情大背景下垃圾分类的积极乐观的一面,很多调查群众都提到疫情对垃圾分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它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度为垃圾分类事业的细化和深入提供了一个机会。

虽然令人欣慰的改变有很多,我也很开心能在全国各地找到像我们一样在关心和关注垃圾分类的人们。不管是同龄人还是非同龄人,不管是刚刚接触还是已经认知观念成熟,这都让我觉得不只是我们团队在奋斗。但我仍为比例偏少的“垃圾分类自觉者”叹息,我很希望有一天“垃圾不该再流浪”真的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我们每天都要起床、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封雨婷 来自单位:软件学院 责编:宋烨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