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03 09:06:10
点击:
“那我们就选python吧。”结合了我的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我给出了我的建议。
2021年2月1日是我们正式线上帮扶的第一天。队伍共由九名软件学院大三同学组成,帮扶对象主要为低年级在校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为他们带去计算机编程等专业知识。
在前期的准备中,我们对于帮扶对象的选择产生了一定分歧。选择大学生作为帮扶对象很少见,他们相对于中小学生应该有着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我们想有所创新,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为那些想入门编程和深入学习计算机的同学引好路。考虑到我们学习过程中曾经遇到的各种困难,我认为这种选择无可厚非。因此,我们最终选择大学生作为帮扶对象。
会后大家各自确定了自己的帮扶对象,并为其量身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帮扶有序的进行。
我的帮扶对象是一名想要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对于计算机编程了解很少,因此我决定选择一门编程语言带他进行学习,触类旁通,会对他以后学习其他语言有所帮助。python相较其他语言,对初学者更加友好,便于入门。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python进行学习。敲定之后,我带他熟悉了python的环境配置以及相关第三库的安装。并打开之前做过的项目进行展示以及简单的讲解。


第一天的内容不多,我们很快就结束了。结束之后我们又谈了一会,交换了以后的发展规划,我也从个人角度,给他今后跨考的一点建议。总而言之,第一天的效果我们都很满意。
陆陆续续其他同学的帮扶也结束了,大家有的帮助帮扶对象回顾高数,有的像我一样教一门语言的入门;也有同学为他的帮扶对象们进行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介绍。大家都带来了积极的反馈,这也告诉我,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可能在别人看来,给大学生做帮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是一个错误的方向。但是我认为,只要选择了清晰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并按照既定计划踏实前进,最后取得的成果一定会让质疑的人认可称赞。
【作者:2018级本科生 柳昊 来自单位:软件学院 责编:刀彦月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