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恩师,你我同行”公益实践小组成员 华远铭

发布时间:2021/02/08 09:29:00   点击:  

2月8日 星期一 晴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光阴不居,时节如流,岁月悄悄溜走,世事变幻,恩师的表率却常在我们的左右。新春将至,佳节重逢。今天,我作为山东大学红色先锋营“感谢恩师,你我同行”公益实践活动小组的一员,来到了熟悉的校园——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见到了我的初中副班主任同时也是我的体育老师——华老师,用镜头捕捉恩师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片影之间记录下万千在人类灵魂深处孜孜不倦、辛勤播种的耕耘者。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我跟随老师早早来到了校园。打开电脑,匆忙接上一杯热水,老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虽然已经执教三十余年,但老师却毫无倦怠,每节课都认真准备,不断反思,不断提升,力图将最优质的课堂呈现给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随后,我跟随老师来到了熟悉的课堂。三十年来,老师的学生一届又一届,课堂却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质量。面对自己早已烂熟于心的内容,老师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指导、演示。学弟学妹们也积极练习,努力争取在不久的中招体育考试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看尽了万家灯火,习惯了披星戴月。结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老师回到家中。除了是学生的好老师,他还是女儿的好爸爸、妻子的好丈夫。通过交谈得知,老师的妻子也是一名教师,任教于郑州一所高中的毕业班,工作更加繁忙,于是老师便将大部分家务承担了起来。忙完家务,老师通常会读一会儿书。虽然任教于体育,老师却写得一笔好字,文章更是文采斐然,还自考了感兴趣的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他认为,除了锻炼体魄,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精神,要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成长。

经过一天的体验与记录,我对老师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添了无数的感动。如果把老师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经年累月,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在这个知识与人才决定综合国力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我要向无数个像华老师一样默默付出的灵魂工程师致敬,正是他们的奋力托举,才有了我们的明天。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华远铭 来自单位:政治学院 责编:郝晗宇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