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1 09:50:57
点击:
2月21日,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团队进行了对郭永怀院士精神挖掘的总结工作。实践期间的“云调研”,让我对于郭永怀院士以及他身上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午饭时,我打开电视偶然又看到有关疫情的新闻,联想到郭永怀院士的事迹,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送走了2020,迎来了崭新的庚子鼠年,过去的一年全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了华夏子孙的共同记忆,融入进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历史基因。许许多多的人不计个人生死,心系同胞的安危和国家的兴亡,誓死捍卫人民的生命健康,这背后的奉献精神和无私品格令人动容,这不正与郭永怀院士的精神相契合吗?
我随即打开电脑,查看队员们整理的郭永怀大事年表,发现在郭永怀的一生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两弹一星”、科技教育家、献身国防事业。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的话,郭院士的一生有许多“高光时刻”:这可以是提出闻名世界的PLK方法的智慧灵光,也可以是卫星本体设计工作的主动负责,更可以是为中国氢弹、核弹发展事业画出宏伟蓝图背后的呕心沥血。而在这么多的“高光时刻”当中,最让我所动容的是郭永怀人生的最后一刻,在他走向意外死亡终点的时刻。他选择紧紧守护住怀里的重要文件,他拥抱着的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道路。
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我们大浪淘沙,不断回望。将士虽然陨落,可他的精神永远不会随着岁月的冲刷而磨灭,他始终用高贵品格所绽放的光芒指引着后人。我们不仅要明白郭永怀的成就,更应该铭记他拥有实干求真、勇于攀登的宝贵品格,而这也是中国走向科技强国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关键密码。人虽然会老去,可实干精神永远年轻,求真的脚步永远前行。郭永怀离去了,可新时代的青年们站起来了,我们要做的便是传承精神、发扬精神,将这条道路扎扎实实地走好、走远!
张爱萍将军为郭永怀写了这样一副挽联: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志九霄不愧中华英魂!郭永怀院士的精神却在不断地传承和影响着我们,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以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为祖国建设的事业添砖加瓦,这也是我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最大感受。
【作者:2018级本科生 郭佳丰 来自单位:文化传播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