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陈惠渟

发布时间:2021/03/04 09:04:42   点击:  

3月4日 星期四 晴

步入研究生生涯后,我开始了忙碌的科研生活。前天做了一个非常累的实验,每半小时需要测一次样,相当于每次刚测完又要开始取样了。就这样持续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已经疲惫不堪,腰都已经疼得直不起来了。然而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根据所测的数据,我发现似乎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我感到十分疑惑。

昨天跟老师讨论后,我改进了实验方法,今天又开始踌躇满志地重新做了一遍这个实验,最后发现结果还是不如意。我跟老师讨论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老师说:“我们只是希望它可以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也可能这个结果并不会出现。”毫无疑问,这个实验“失败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是一句我从小听到大的话,但接受失败似乎并没有那么的容易。从小我就是一个好强的人,很不喜欢说“放弃”这个词语。但渐渐地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我身上出现了,那就是我很难坦然地接受失败。本科的时候跟同学相约一起考教资,但只有我面试没有一次通过。我看着不合格的成绩单忍不住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了起来,开始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自己很“没用”。我哭着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就一直跟我说:“找一找原因,孩子。”冷静下来后,我给自己列了一些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次机会做好准备,最终我终于通过了面试。虽然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吸取失败经验最终成功的故事,但是那种低落的情绪我还一直记得。

在经历许多事情后,我开始学着坦然接受失败。我曾看到过一句话:“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这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失败了有没有意义,并不是看这个结果有没有意义,而是看你有没有坦然接受并且继续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做实验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在前文中,我给“失败了”加了引号。其实没有失败的实验,每一次的实验都是为了下次的成功积累经验。只要我继续保持对实验的热忱努力下去,我所获得的是更多的甘甜。


【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 陈惠渟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王天歌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