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7 08:52:05
点击:
这几天最让我感到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办公室迎来了我的学生助理——小徐。得知我需要助理时,小徐主动请缨、“披甲上阵”,刚来没几天,工作有模有样,很快就变成了老师们口中的“开心果”“勤劳的小蜜蜂”。
时光倒回去年9月,那时候研究生新生刚入学,我作为辅导员,在他们返校的第二天就去走访宿舍,一是想与大家互相认识一下,二是了解同学们的生活适应情况。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小徐时的感受:看起来文静少言,但也充满对未来的好奇与迷茫。这个女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与大家交谈的过程中,小徐始终沉默,直到我们聊到关于“研究生就业”的话题,她告诉我:“老师,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干什么,我觉得如果成为大学专业课老师或者是辅导员都不错,但我感觉自己不行……”听到这里,我跟她说:“别想,去做。做了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其实,现在很多同学都像她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是害怕、拖着。转眼间,自己就要毕业了,到那时候,才开始追悔莫及。但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不行,只是缺少对自己的准确认知,不知道该如何发力。
从这之后,我对小徐的关注越来越多,并渐渐成为了知心朋友,我们之间也有了很多专属“秘密”。她经常跟我分享日常琐事,我会告诉她要勇敢、去争取、主动而为。半年的时间里,我见证着她的成长:加入了研究生会,和大家策划组织了多项比赛;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了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请缨成为辅导员助理,近距离了解体验这份她理想中的职业。所谓成长,就是懂得在哪里能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这就是小徐,她就是我带的一名普通学生,不是专业第一,没有科研荣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她能够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实践反思、尝试突破,长出新的智慧,坚定的走向下一个阶段,让青春在平凡中闪闪发光。
我突然为有小徐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也不由得陷入思考。子曰:“有教无类”,辅导员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看似普通、并不起眼的学生时,如何才能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何因势利导,让他们勇敢迈出第一步?这个问题值得我深究。
我想,在接下来的辅导员生涯中,我会继续记录和“小徐”们相处的故事,互相陪伴,一起长大。
【作者:保资辅导员 张晓敏 来自单位:艺术学院(威海) 责编:朱炜明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