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8 10:41:00
点击:
“急救”二字对我们来说看似遥不可及,但其实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以往,当意外来临时,人们将抢救意外伤害、危重急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现场救护知识和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及可实施性的认识,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救命的黄金时间”。事实上,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秉持一颗治病救人的善心,在危急关头推行合理的急救措施,用实际行动挽救脆弱的生命。
在周四下午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课程还未上课时,我们就看到了课堂教师宋桂雪老师抱着一个大箱子,同学们充满了好奇,但宋老师说要留到第二节实践课才揭晓,所以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第二节课的实践课。在课堂上,宋老师先就实验室安全即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与急救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讲解,从火灾、触电、中毒等方面介绍了应急处理方式,并在最后指导了心肺复苏和喉咙异物海姆立克急救方法的实践。此时,宋老师拿出心肺复苏所需要的用到的道具假人,并亲自为我们做出了标准示范。这之后,课堂上每一位同学都轮流进行了具体的心肺复苏操作,并由老师进行误区讲解和动作纠正。这一环节结束后,宋老师又让同学们两两组队,进行海姆立克急救实践,同学们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在老师的讲解下完成了实践操作。
看到同学们并不娴熟的动作和他们认真施救的侧影,我想到了很多。用宋老师的话来说;“抢救的宝贵时机只有刚昏迷之后的几分钟,把握住这几分钟的黄金时间,我们才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当我们路遇急症患者倒地时,如果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方法,在周围没有医生、护士的情况下,或可主动伸出援手,积极施救,为患者争得一线生机。学以致用,这节课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吧!
莎士比亚作品中曾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生命,对每人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生存还是死亡,是人们最不愿提起的话题。面临死亡的人是多么的无助,而危急时刻,人工呼吸往往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帮助他们摆脱死亡的魔爪。我们普及心肺复苏教育,不仅是为了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即使挽救生命,也是为了构建起同学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怀他人的意识。学习心肺复苏,当常怀一颗悲悯之心,乐于、勇于救助他人,做生命的守护者。
【作者:2020级本科生 贾美华 来自单位:法学院 责编:朱炜明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