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翼工程”艺术素养课程参加者 齐浩

发布时间:2021/04/12 10:39:36   点击:  

4月12日 星期一 晴

平日里勾勒着工程学问的黑板上,突然出现了跳动在五线谱上的音符;一只只听惯了公式定理的耳朵,居然感到了器乐演奏声音的摩挲;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不是学有专长的教授,却是青春靓丽的师兄师姐。这,难道不是在梦中?

没有了工程机械,只剩下跳动的音符,就像是从忙忙碌碌的现代科技社会中腾空而起,重新回到诗,回到乐音,也就是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田园时代。这一切,都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在周末山东大学“音乐之声”添翼课程的课堂上,艺术学院的师兄师姐们带来了竹笛、小提琴和钢琴的现场演奏。任晓天师兄吹奏的竹笛时而婉转悠远,时而欢快灵动。经由他介绍,我第一次知道了中国竹笛与西洋长笛、印度苇笛的明显区别——中国竹笛上有一孔由芦苇内膜覆盖,可优化音色。

小提琴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乐器,昨天晚上就预知今天有机会看到现场的示范演奏,让我兴奋不已。杨焜丞师兄的演奏手法娴熟而优雅,配合杨舒雅师姐专业的钢琴伴奏,好莱坞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曲目立即变得鲜活起来。琴弓与琴弦相吻,乐符产生在其间,飘进了兴隆山的春天。窗外是春意烂漫的四月天,窗内是操持乐器的美丽姿态,艺术发生在人类与自然之间,这可能是人类美学的至高形态。

随后,在与杨焜丞师兄的互动中,我亲自尝试了一下持弓与夹琴,虽然完全不具备演奏一首曲目的能力,但我体验到了一种初学者的快乐——我的生命也有可能与音乐相亲。事后,我了解到我拿的那把琴价格居然高达20万,不禁自嘲——幸亏当时还没有紧张到手抖的地步,否则万一失手又怎么担待得起?

黄睿师姐学习民乐中的二胡演奏,从她的表述中,我听出了师姐对民乐发展的强烈关注和一些忧虑。我想,音乐没有国界的限制,器乐本身并没有明显的优劣划分。在西洋乐的“冲击”下,民乐要想有大发展,恐怕需要在曲目的创新上多下功夫。

本节课最后,杨舒雅师姐进行了简单的乐理介绍,黑板上那一个个凝固的符号就像是把刚才飘荡在教室里的音符先捕捉在一起,又照着其中几个画了肖像。当乐符飘进兴隆山的春天,一半在黑板,一半在柳梢。


【作者:2018级本科生 齐浩 来自单位:能动学院 责编:甘传昀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