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0 09:41:27
点击:
今天下午班长在班群里发布了晚上歌舞剧《乳娘》演出的通知,我一看到这个消息就立马报了名。看到了演出地点是梦迪音乐厅,我心里更高兴了,想着:自从梦迪音乐厅建成后我还没有去过哩。
今天一整天我都在盼望着晚上的歌舞剧。晚上7点15分我约上了两位室友,一起到达了梦迪音乐厅。进入音乐厅后,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离演出开始还有好久,音乐厅就已座无虚席。我就近找到了一个位子,坐下来等待演出开始。
灯光暗了下来,第一幕开始了,描述的是沂蒙红嫂秀珍和红军原芳分别诞下女儿红杏和儿子利民的故事。第二幕是离,描述的是部队就要出发,送别的人们依依惜别。原芳把利民托福给了秀珍抚育,临别取下红围巾交给秀珍以作信物,原芳吻别儿子又上前方。家中,秀珍丈夫春望也即奔赴前线,夫妻恩爱,情深义重。临别前,秀珍将亲手缝制的蓝花布包袱系在春望身上。第三幕是死,描述的是在秀珍的照顾下,两个子女健康长大。乡亲们辛勤劳作,突然噩耗传来,秀珍面对春望的遗物悲痛欲绝。家中,利民和杏花争抢布老虎玩耍着。秀珍把白馒头给了利民,把黑馒头给了杏花,懂事的两个孩子却把白馒头塞进秀珍的嘴里,欣慰的秀珍睡梦里仿佛又看见丈夫春望回来。敌人"扫荡",秀珍带着孩子奔逃。杏花被人群冲散,不幸被子弹击中。再次面对失去的亲人,秀珍心如刀绞,利民为失去妹妹悲愤不已。第四幕是别。解放了,利民与乡亲们跳起了欢快的秧歌庆祝胜利。原芳回到托付利民的地方,寻找亲生骨肉。秀珍与原芳相见,秀珍拿出红围巾,告知利民托付之情。利民百般不舍,含泪告别乳娘。秀珍在村口眺望着渐行渐远的利民。血浓于水的养育之情,在望眼欲穿的泪眼中融化为延绵无尽的思念与期盼……歌舞剧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饱满的情绪把乳娘的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仿佛故事就发生在我的眼前。
乳娘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发生在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故事。在1942-1952年间,300多位乳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这体现了在抗战时期革命后方女性的伟大与无私奉献。
《乳娘》同时也是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而作,乳娘们的经历也是党在抗日时期经历无数次的坎坷与磨难的生动写照。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这一百年的革命奋斗历程,值得我们全国人民铭记!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唐欣雨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张芳奥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