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9 09:24:29
点击:
2020年9月,我和王旭,朱霖一起组队参加了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比赛过程充满艰辛与坎坷。2021年4月24日,包括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在内的全国10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余名获奖研究生代表和250多位专家教师代表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感谢队友的倾力合作,我们有幸取得了此次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等奖。
会议上午的安排是数模之星答辩,从17000支队伍里选出13支队伍答辩,13支脱颖而出的数模之星队伍从问题背景、理论方法、建模过程、模型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答辩展示。此次答辩让我感触颇多:答辩过程中,有队伍气势磅礴地讲述了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过程;南京大学的队伍去年止步第三,今年卷土重来,只为冲冠,准备得十分充分……一支支队伍的精彩答辩让我愈发意识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会议中场休息的时候,机缘巧合地和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队伍一起吃了午饭,没想到在下午公布成绩的时候,华东理工大学的队伍是本次答辩的第三名,我们也算很荣幸地跟季军队伍一起吃饭交流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撒遍了牺牲的血雨”。下午的会议,我们见证了竞赛一等奖、“数模之星”队伍的诞生,大会为数模竞赛的先进个人、优秀组织单位等颁发了奖杯和奖牌。在参与颁奖后的赛题交流环节中,我们发现有特别多的队伍已经是多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了,也让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每个参加答辩的队伍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付出与努力。而我本人也不是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了,在我本科期间,曾获得过数学建模国赛国家一等奖,研究生阶段获得了这次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也算为我个人的数学建模比赛生涯划上了圆满句号。
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对我和我们队伍来说都意义重大。因为它让我们见识到了更高、更远的天地。这次参赛,首先应当感谢学校给予的条件与支持,让我们能够全身心、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比赛。其次,本次比赛之所以能获奖,离不开和队友王旭,朱霖之间的默契配合,全力协作;参赛过程中的我们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是否能得奖,只是觉得应该做好一个我们认为值得付出的比赛。我知道,山大有非常多实力强劲的队伍,他们和我们一样,为了完成建模而努力奋斗着。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至此圆满结束,于我个人而言,这次会议让我见识到了更多优秀的人才、更加积极活跃的氛围。能够参加这次大会,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荣幸,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仍需再接再厉,向优秀的同学看齐、创造出更大的个人价值。
注:本文为“百廿校庆作品征集”活动投稿。
【作者:2019级硕士研究生 王宇航 来自单位:控制学院 责编:朱炜明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