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3 09:24:36
点击:
今日五一假期已过去一半,我因离家颇远,亦无出门旅游的打算,故留在济南。思及今日之特殊,纵天气阴沉,似有降雨迹象,仍动身前往趵突泉景区,为的却不是一览泉城胜景,只是为看那“五三惨案”纪念碑一眼。
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借口保护日侨,出兵干涉,突袭毫无戒备的中国军队,大肆屠杀中国军人和民众。虽然我并非济南人士,却因来自辛亥革命发源地的武汉而了解过这段悲惨的历史。
正值五一假期,景区人自然不会少,不知是不是天气原因,我心里总似有黑云压境,沉闷却无言。因为不大识路,尽管是第二次来到这里,我仍兜兜转转了好一阵子才找到纪念碑的所在之处。沉寂的悼念人群静默于碑前,与身后的喧闹景区竟无分毫违和。碑前放满了鲜花,孩子们戴着红领巾,这提醒了我出门太急,连团徽也不记得戴。我猜想身边戴着口罩前来悼念的人们,或许有亲人在这场惨案中离世,或许曾听长辈讲述过这段历史,又或许也有像我这样的外地前来悼念的人。
十点,警报声划破长空,站在前面的小孩子中有人带头行起了少先队礼,其余人都低头默哀。这一切似乎都十分自然平静,只有了解甚至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方能体会背后的腥风血雨。
离开那里之后,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不由得想起,这些水终将汇聚到一处。
九十三年前的雨冲刷掉了屠杀的遍地血迹,融入了这座泉城的水中,汇聚于大海,与江城的水交融,也融入了我的血脉之中。水的指引,一如血液的脉搏,它既在孩子们的红领巾之上,在我未来得及佩戴上的团徽里,在这片华夏国土升起的每一面国旗之中,更沸腾于每一个记得历史捍卫国土的华夏人的心脏里。
明日便是五四青年节,九十三年前毅然决然与日军正面交锋的蔡公时先生看到今日国之昌盛,与这样一群扛起国家责任之重担的爱国青年,必将倍感欣慰罢。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先生如是说。
【作者:2020级本科生 程思雯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黄志向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