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5 09:07:27
点击: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傍晚的暮光倾洒在外院楼上,照进自习室里,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就在这个下午,学院学生会邀请感兴趣的同学参加编织志愿活动前期培训,为接下来学院的“结绳为情,逐光而行”系列活动做好准备。
中午的闹钟把我唤醒后,抬头看到舍友还在午睡,我轻轻掩上宿舍的门,飞奔到培训地点,看到负责培训的阿姨以及活动的组织同学已陆续到齐。负责的同学说,编织志愿活动是学院特色立项,每位活动参与者负责编织一颗红心,最终汇编成一面党旗,为建党百年献礼。由于编织是一项手艺活,要涉及到许多技法,因此前期培训在人员到齐后便要马上展开。我从未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心里不免有些慌张,加之很少有碰布料的机会,因此选择坐在阿姨的旁边,决定要好好观察她的每一个步骤。
阿姨是洪家楼校区附近社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从事编织工作已有四十余年,眉宇中满是对我们的期待。话不多说,她马上给我们展示第一个步骤——起针。眼见她轻巧地拨一根红绳穿过小拇指,搭在食指上,接着又用拇指与中指捏住红绳,用针轻轻一挑,接着打了个弯,便将第一个结打好了,培训室里回荡着大家不约而同的惊叹声。
阿姨耐心地为我们进行了多次重复展示,越来越多的学员快速掌握了要领。然而坐在她的旁边的我呆呆地看着她的演示,轮到自己时却不知如何操作。旁边的学弟早已完成起针,甚至还打了十几个结,而我却仍旧一筹莫展,于是便向学弟求助,却仍不得要领。眼看着身边的伙伴均已学得技术,而自己却依旧停留在原点,我不由得叹起了气。
“不会的话,再问问阿姨吧。”旁边的同学安慰我道。我硬起头皮,向她请教最基础的起针过程,阿姨耐心地演示了多次,并安慰我:“难为你们了,毕竟你们一般从小也没接触过。”一边说着,一边轻巧地完成了起针。我看着她的一次次演示,并在她的帮助下开始了第一步,忽然找到了技巧,在惊喜之余,趁着灵感还未消退,又在旁边练习了半个小时。
接着便是短针的操作步骤。有了起针的基础,这一步学起来也就相对顺手,我也终于赶上了同伴的步伐,开始了实战操练。坐在我旁边的阿姨耐心地看着我进行编织探索,遇到生疏之处时,仍会亲自为我进行演示。在她的帮助下,我织出了一段连贯的编结,虽然与阿姨的成品相比还有诸多不足,但考虑到这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编织尝试,还是满心欢喜。
走出培训室已是临近傍晚。走上桥头,河中的一湾春水倒映着夕阳的余晖,相映成趣。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志愿服务培训,几天以后,我们便要用所学技能教授院里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希望届时大家能够学有所成,一起顺利完成接下来的“结绳为情,逐光而行”美育活动,为建党百年、立校百廿献出我们外院学子的独特心意。
【作者:2019级本科生 王尚文 来自单位:外语学院 责编:吴文瑶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