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9 08:18:49
点击:
清晨六点二十,熟悉的闹铃声在耳边响起,我从床上艰难地爬起来,匆忙洗漱完毕,便骑上共享单车向校友门附近的景兰斋冲去。
今天,是2021年全国医学院校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在学校进行的第三天,也是我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正式上岗的日子。“标准化病人”又称SP(Standardized Patients),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本次的水平测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也十分幸运地经过层层考验,成为了本次考试使用的SP之一。
事实上,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SP,在考试前两个星期,我们便开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在经过初期报名和考验“演技”的面试之后,临床医学院共选拔出了包括我在内的49名SP,并将我们分成了问诊SP和体格检查SP两大组:问诊SP将在考试的病史采集环节帮助考生模拟真实的问诊过程,而体检SP则将在体格检查环节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问诊SP,我的任务便是熟记国家标准化病人培训脚本的要求,并在考试中标准规范地配合考生进行问诊。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所有的问诊SP又被分为四个小组,每组由两位老师带领,分头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于是,我便和临床医学院的程汉智老师、中心医院的赵红洋老师以及其他六名同学一起组成了一支小小的战队,共同熟记分析两个病例脚本。在第一次培训的晚上,我们就病例逻辑、脚本内容以及SP的语言表达等进行了十分激烈的讨论,原定八点半结束的培训硬生生拖到十点才结束。那天深夜走出景兰斋时,我想,SP的工作着实很辛苦,但是却充满了乐趣与意义,而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能有幸经历这一遭,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五一假期很快来临,假期期间,我们的培训也丝毫不敢放松。大家四散在全国各地,也依然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着培训。我和伙伴们一起进步着,互相鼓励着,在5月6号的最终考核中,我们所有人都十分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的SP。
由于排班的缘故,我在今天——考试的最后一天——才真正成为了一名进站的SP。早上七点十五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考站。虽然被昨天进站的学长宽慰过不要紧张,但我着实担心因为我的失误,影响这些优秀的学长学姐的考试成绩。在第一位考生进门时,我甚至觉得自己比她还要紧张。很快,问诊正式开始了,我在她的循循善诱下,逐渐找回了状态,开始按照培训时烂熟于心的脚本回答她的问题。接下来,是第二位、第三位……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我也变得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从容。这一上午的SP工作,我曾为难得问到关键点的考生而惊喜,也曾为只差一步之遥就抓住重点的考生而遗憾。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会成为非常优秀的医生,而作为他们医路启航之初问诊的标准化病人,我也希望这样一次简单的病史采集考查,能为他们将来的从医之路提供那么一丁点微小的助力。
一上午的时间过得飞快,四轮共计24名学生问诊结束后,我也结束了我的SP工作,拎着盒饭冲回宿舍去补觉。这一上午的工作时间虽短,但作为标准化病人的奇妙体验,足以让我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慢慢思考与感悟。

【作者:2019级本科生 李锦良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甘传昀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