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心勤工助学学生 汪龙佳

发布时间:2021/05/12 08:45:59   点击:  

5月12日 星期三 晴

骑着单车行驶在承德大道上,脑海中思索着这周的主题词并构想出整篇文章的思路,几分钟后到达自习室,打开word文档,思路如汩汩泉水般倾泻在电脑屏幕上,组织成一篇有逻辑的文章,这就是我的勤工助学工作。

截至目前,我已经在心理中心进行勤工助学快一年时间了。山东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负责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心理咨询测评服务的专业化机构。心理咨询中心设置了助管岗和助教岗两类,我日常的工作属于助管岗,主要任务就是一周撰写两篇推文,无需坐班对于学业压力繁重的大三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想当初我也是抱着尝试的心态给心理中心投递了简历,没过多久就有老师通过电话联系了我,经面试了解基本情况之后就拉我进入了宣传群。我翻阅了“SDU心理中心”的公众号,大致了解了需要写什么类型的推文,在暑假的最后一周就开始了正式的工作。

当我信心满满地把自己的“处女作”交给负责宣传的孙老师,老师的第一反应是:“你真的是文科生吗?”对当时的我宛如一盆冷水迎头浇下,而现在来看当时的文章,确实略显稚嫩,让人丝毫没有想读下去的欲望。于是我慢慢地去看一些心理学专业的书,尽量让自己的文字显得不那么生硬,但是文风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所以前几周我最害怕的就是给老师发文章,每次于我而言都是一场“腥风血雨”。甚至,我多次打起退堂鼓,想要放弃这份勤工助学。但是对心理学的兴趣使得我还是选择咬咬牙坚持下去。

经历了前几周的训练后,我再次发文章给老师,基本上不会被批评了,甚至偶尔还会夸我速度快。日子慢慢地变好,最大的成就感应该是来自老师在群里发的后台读者留言——“汪龙佳的《无需突破,实现就好》,自习结束的时候看了一下,感觉这篇文章确实触动了我,感觉和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那个时候,感觉到了原来自己的文字真的会给别人带来一点价值和触动,这就是每个字符最大的意义了。

虽然老师对我们文章的要求很严格,但是私心来说,老师对我们这些勤工助学的学生们都非常好。不仅元旦的时候会给每个人准备了礼物,而且平时遇到偶尔的拖稿情况,老师也会很“纵容”地告诉我们:“下次别这样了。”

而最近发放勤工助学报酬时,由于一些意外情况,我的报酬并没有如期发放,今天老师和勤工助学负责老师沟通之后,告知我下个月补发;但老师担心我急用这笔钱,于是自己先给我垫上了,留给我满满的感动。

总之,这份勤工助学工作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提高和一笔可观的报酬,更让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遇到了一群善良的人。“心”有所属,夫复何求!


【作者:2018级本科生 汪龙佳 来自单位:新闻学院 责编:朱炜明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