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7 10:07:08
点击:
昨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星期日。但是,对于我和我的队友来说,这是第十七届“挑战杯”举行省级决赛的日子,也是给我们这几个月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交上一份答卷的日子。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就不免紧张中又带了几分期待。
本次的比赛考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采取线上参赛与线下评审相结合的形式举行。而山大的答辩地点则设置在中心校区的学生活动中心。由于我们学院位于青岛校区,我们要提前一天坐高铁到达济南,以便参加第二天的答辩。通过赛前抽签,我们的项目答辩时间安排在了下午,但我和队友还是决定早早到达比赛地点,在正式答辩前再多进行几遍预演。
走在中心校区的校园里,我不免感到陌生中又带着几分熟悉。这份陌生感自然是因为我从没有来过中心校区,不免惊异于它郁郁葱葱的树木、古朴美丽的建筑,而熟悉感则来自亲切的山大校徽、来自那再熟悉不过的“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标语。
到达答辩地点后,我们先是调试了一下设备,然后就开始了预演。答辩稿我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次,早已熟记于心。薄薄的几页纸上,有用荧光笔圈出的重点、有用铅笔写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有用红笔标出的评委可能问到的问题,那本被打印出来当作参考的参赛论文上更是密密麻麻不知标了多少注释,早就被翻得卷起了边。可即便是这样,我也依旧没有懈怠,而是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着预演,让队友扮演评委模拟提问。
终于,到了正式答辩的时候。由于前一组同学的设备出现了问题,我们在没有候场通知、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邀请进入了线上会议。一瞬间我不免有些慌乱,但短暂的慌乱过后,我告诉自己,没关系的,你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一定可以顺利完成答辩的。深吸一口气,我的脸上重新挂上了从容的微笑:“各位评委老师好……”
所幸答辩全程并无失误,评委老师的问题我们也提前有所准备。最终,我们的项目取得了省级特等奖的成绩。通过这次的比赛,我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锻炼。我想感谢“挑战杯”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感谢队友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参赛项目的悉心指导,感谢环境学院对我们的培养。当然,我更想感谢面对困难没有轻言放弃的自己。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张一帆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黄志向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