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行动”工作组成员 房宜璇

发布时间:2021/05/17 09:40:48   点击:  

5月17日 星期一 晴

上周四,我第一次以“守望行动”工作组成员的身份,与新志愿者和老师们来到了河南省确山县双楼小学。

5月13日凌晨4:20,我与志愿者们便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出发了。一路奔波,终于在13日下午抵达了双楼小学。尽管有过一次对接小朋友的经历,但这一次又受到了新的触动。在我们进行破冰活动时,我发现屋子里多了一位小朋友。他瘦瘦小小,躲在其他小孩子中,不说话,双手紧攥衣角,不知所措。我反复核对,他的确没有在这次活动的对接名单里。但我们决定邀请他和我们一起活动,并由我负责与他互动。在破冰活动室,他说了一句话让我非常触动:“我也是留守儿童。”现在想来,尽管守望已经纳入了很多志愿者,但远不能与全国的留守儿童数量相匹配。尽管这次我与各位志愿者去的只是一个乡村小学,但仍有未获得帮助的留守儿童。作为守望工作组的一员,我特别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这个项目,为更多的孩子送去我们的温暖与陪伴。

下午,我陪同一位志愿者去家访。这位志愿者对接的小朋友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弟弟。在家访过程中,孩子的爷爷奶奶对我们的项目充满信心,希望自己的孙女能够像志愿者一样考上大学,将来成为一名教师、医生或者是军人。的确,爷爷奶奶懂的不多,但言语间都是对孩子们未来的美好期望。我也相信,我们的志愿者可以一路陪伴自己的弟弟妹妹,让他们可以看到外面更加广阔与精彩的世界。

第二天,志愿者们陪自己的小朋友上了一堂课。而我也与“守望行动”的带队老师去听了一节英语课。他们的教室不大,只有二十多个小朋友,地面是水泥的,并且有多处破碎凹陷的地方。上课铃一响,小朋友们为我们唱了一首英文歌,简单的ABC确是他们最真挚的欢迎。课上,小朋友们积极回答着老师的问题。但是,我也发现,老师的读音并没有那么标准,这或许是乡村小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吧。这或许也是守望存在的意义,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可以教小朋友更多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作为大学生,我知道我们思维活跃,充满活力也对未来充满期望,当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互动,我相信对于大学生是责任感的提升,于小朋友是爱的陪伴,于双方都是一种心灵的灌溉与温暖的传递。

两天的活动结束,我对“守望行动”的情感更加深厚。作为工作组的成员之一,我真诚地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同学能够看到我们,看到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青春应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尽管现在我们无法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所成就,但是我们大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为留守儿童带去温暖,他们正是最需要爱的那群人。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房宜璇 来自单位:信息学院 责编:黄志向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