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见习者 张星茹

发布时间:2021/05/27 08:47:22   点击:  

5月27日 星期四 大风

在这学期的尾声,我们学习了感染科的知识。在掌握各种传染病的知识后,老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用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一级、二级和三级防护,讲授和视频相结合,使我们对感染科的安全防护有了初步认识。

今天,我们来到了齐鲁医院感染科见习。我们知道疫情以来,大多医院都设置了发热门诊,但并不知道具体位置和流程。老师带着我们分别走了一趟“患者通道”和“员工通道”,整个感染科又可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这就是疫情防控中常提到的“三区两通道”。

患者通过路标指引来到发热门诊,首先需要进行预检分诊、登记信息及核酸检测,之后进入第一诊室,由医生进行检查;如果确诊新冠,说明一诊室被污染了,那么就会启用第二诊室进行诊疗。患者在确诊后需要通过“病人通道”进入隔离区,根据语音提示进入单间病房。医护人员则通过员工通道进入隔离区,首先是清洁区,包括休息室和仓库,之后是缓冲区——顾名思义,医护人员需要在这里穿好防护服,才能进入污染区,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

最后老师现场演示穿脱防护服,并让两位同学一起操作。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主动上前,向老师学习三级防护。原来连体防护服也叫“猴服”,穿上之后,整个人都被包住,像个猴子。这身猴服可不简单,是保护医护人员的一道重要屏障。三级防护是最为复杂的防护级别,主要应用于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需要穿上隔离衣、防护帽、手套、N95口罩、护目镜、连体防护服、鞋套等防护用品。穿戴时有严格的流程,从里至外,一层层进行穿戴。不仅如此,脱下这些防护用品时,需要进行数次手部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我们刚穿好这身衣服,便出了一身汗,护目镜起雾使视野不清,呼吸也不太通畅,更不用说进行各种操作了。我不禁感慨医护人员的毅力和耐力,只有虔诚的热爱才能做好感染科工作,在面对各种传染病时临危不惧,合力筑起生命防线!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张星茹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朱炜明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