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9 08:13:11
点击:
天气逐渐热了,走在中心校区的林荫路上,听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蝉鸣,又是一个毕业季了。山东大学美育教育活动之——第八届合唱文化艺术节已经进入了尾声。我指挥的的化学与化工学院Ace tone合唱团获得了第四名——又一次拿到了一等奖的成绩。为什么要说又呢,团里最老的成员,已经连续“刷”了四次一等奖了,每次都与那个目标失之交臂。回顾接近3个月的排练过程,感慨万千,青春就此画上了句号。
我其实直到现在都不好意思说,我是一个会唱歌的人。因为相比于声乐专业的同学们甚至是非科班出身的十大歌手们来说,我的歌唱水平甚至连外行都算不上,只能称为“唱着玩的”。回想当年大一的时候加入学院合唱团,还是因为自己懂些乐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的,因为自己张嘴就是一副大白嗓子,也在排练中没少挨批评。后来比赛完了以后阴阳差错的加入了山东大学舜歌合唱团,才开始初步接受这样一种新的艺术。由于自己识谱能力也还可以,也算跟排练跟的没有那么困难。舜歌合唱团暑假排练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时的指挥——现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的吴可畏老师说的:“男生会唱歌吗?”“十倍!二百倍于你独唱中的抬!”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直到后面的合唱团十周年音乐会,我才慢慢的开始领悟这门艺术的内涵与奥秘。
寒假时,我们便开始讨论曲目的选择和训练的方式,避免重蹈前几年的覆辙。学院的人数比较少,所以在学期初招新的时候就很难招齐高素质的合唱团员,有的成员甚至连简谱都不认。选曲的时候,我们听从朱云龙老师的意见,选了这么一首据说当年舜歌合唱团都很难唱下来的、上限非常高的《好一朵茉莉花》。从各大视频音乐网站上都无法找到这个版本的音频和视频,所以对于整首曲目的乐句走向、强弱起伏只能全凭我的乐感,并无任何参照。乐曲的难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排练进行得非常吃力。除了主旋律声部以外,其它声部没有琴根本找不到音,我就只能自学了五线谱软件,将整首曲谱像敲代码一样敲进去来得到各个声部自己的音频,最后再发给团员们。原定排练16个小时以内学完谱子,我们足足花了接近两个月,直到五一才基本解决了音准问题。由于我们学院从来没选过有伴奏的曲子,所有年级的团员对于钢伴都非常陌生,刚学完了谱子也是各种卡不上伴奏,指挥钢伴团员在三个频率上也是并不少见。最后便是直到比赛都没有完全解决好的声音问题。从今年开学第一次接手这个团,便把不能“张口就来”当成了合唱团的纪律来要求,“往前唱”“抬着唱”“唱连线”等等也是每次排练都在提。但受制于远远超出预料的曲谱难度,很难有时间专门拿出一两次排练对此进行练习,我作为指挥更是直到这周才能完全背谱。好在我们都尽力了,排练的时候都做到了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最好,这就足够了。
学院合唱团今年可以说是发挥失常了,从我到团员都是在台上意外频出,基本上只唱出了4月底排练的水平,但到最后还是守住了一等奖的第一名,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大家都懂得,大家也算都尽力了。
可能在人们眼里,合唱艺术应该跟我们这种整天泡在实验室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但我们确实通过这次比赛证明,我们的实力还是可以的。没有多少高音乐素养的团员,一个连钢伴都得外请的合唱团,有的只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感谢我的团员们,他们都有着非常高的集体主义意识,排练中很少发生过一个声部请假超过两个人的情况。我作为一名上了十几次合唱台的舜歌老团员,也深知排练是一个非常累的过程,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坐下歇会儿吧”。我们彼此付出,彼此理解,彼此收获,彼此感动。我其实并不是一个说话很利索的人,有时候上下句打架、着急了就有些口吃,当初想到要面对这么多的人说话、唱歌,也是鼓足了勇气接下这个任务,非常感谢团员们对于我个人问题的包容和支持。
从大二下到现在两年的时间里,合唱团占据了我业余生活的全部。进入毕业季,又是说告别的时候了。感谢合唱团,感谢龙哥,感谢在舜歌的兄弟姐妹们,感谢我的团员们。因为有了你们,我的大学才变得如此难忘,这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


【作者:2017级本科生 张润泽 来自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责编:王晓萍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