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参加者 任可

发布时间:2021/05/31 10:10:15   点击:  

5月31日 星期一 晴

不知不觉,研一的生活已经接近尾声。最初满怀信心地步入研究生生活,可是当真正接触科研课题时才发现,科研远非自己当初想象的那般容易。今天,很荣幸可以有机会参加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聆听优秀博士毕业生郭康鹰师姐有关论文写作的经验交流。

师姐分别从摘要、引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要素对于论文写作进行了深入讲解。交流过程中,师姐强调了论文写作的关键前提便是文献阅读量,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将好的思维和想法呈现出来。同时,如何将论文中图表的内涵与美观相结合也是论文写作中要重点关注的。突然想到自己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问题,很难找到好的突破点,恰恰是因为自己的根基没有打牢。正所谓“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只有做好前期的文献调研积累工作,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

高宝玉老师结合学生的科研学术经历,强调了论文发表是研究生科研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课题创新是论文写作的重中之重。论文写作更关注点而非面,所以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重要问题足矣,但是要有理有据,做到精益求精。高老师的话给正在迷茫中的我注入了一股强心剂。正是因为思维的固化,无法冲破思想桎梏,才一直无法逾越目前论文写作中的鸿沟。而理论依据充分的前提,还是离不开勤奋的耕耘,更应有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这一点,自己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讲座最后是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向师姐表达了目前学术科研中面临的困惑,师姐从自身经历出发,对于软件学习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给出了建议。猛然发现,失败和困惑其实是科研的常态,更应放平心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走出报告厅,此时的图书馆在光影下熠熠生辉,压抑已久的心情似乎在这一刻释放。科研这条道路并非坦途,更无捷径可走。正如“铁犁破土,春雨润物”,科学研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下足“绣花”功夫,久久为功。我会继续怀揣着对科研学术的敬畏之心,去探索星辰大海。


【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 任可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黄志向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