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学习者 高亚飞

发布时间:2021/06/05 08:22:54   点击:  

6月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和学院的老师,毕业生党员学姐学长,19级学长学姐一起赴淄博参加了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组织的学四史活动。

早上7:25,我们20级的几位同学准时在山大中心校区南门坐上了从趵突泉校区驶来的班车,大约两小时后,下了山东高速,便可以看到连绵不绝的山丘,道路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绿树,抬头,便是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淄博博山附近的焦裕禄纪念馆。在这里,由讲解员姐姐带领,我们了解了焦裕禄同志光荣的一生。

在我的印象中,焦裕禄同志紧紧与兰考相连,总是一副朴实无华的模样,不辞辛劳的为兰考人民作贡献,但是今天的学习却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这位"人民的好书记":

简陋的砖房里一件件旧物什曾聆听过焦裕禄坚定有力的入党誓词"终身为党,为人民服务";一枚精致的印章和一张微微泛黄的判决书记录着焦裕禄在尉氏县与地痞土匪斗争的故事;新中国第一台四米双筒多绳提升机的诞生见证了焦裕禄在车间几乎不眠不休的50多天工作和努力;兰考县面积不断减少的盐碱地,越来越多的树苗见证了焦裕禄亲身下地尝"三害"的身影……焦裕禄为人民做作出的贡献用言语都无法说清,即使他最终因为积劳成疾,生命戛然而止,他仍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奉献精神永不褪色。

之后我们去了原山基地,更加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

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上世纪50年代百人取水的震撼画面,人们”之”字形的排列传递的不只是用来浇灌树苗的水,更是人们对于原山林业基地的殷切期待;石头砌造的小屋不只是呈现了第一代林业人为了最大限度延长工作时间而做出的努力,更是他们建筑智慧的结晶,即使60年后的今天,仍然坚定矗立。

让我最为敬佩的还有一位林业英雄——史秀芬,为了再多栽一棵树苗,在恶劣的天气下,她主动要求上山栽树,却不幸被突发的山洪卷入湍急的河流中,为林业奉献了自己年仅18岁的生命,今年我和她一样,也是18岁,她让我看到了青年应有的勇气,胆量和朝气。正是无数像她一样的林业人的无私奉献,才谱写了“一代人一座青山”的奇迹。

红色的火炬代代传递,红色的精神永不褪色。此次学习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心,如果能为他人多一点奉献,多一份付出,那生命一定会更加有意义。


【作者:2020级本科生 高亚飞 来自单位:护理学院 责编:王浩铭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