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8 09:30:08
点击: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济南善德养老院进行预见习。午后的高温让路程显得更加漫长,我也不免有些疲倦,对接下来的预见习也无甚期待。
到达目的地,我们听取了带队老师对养老院的介绍。善德养老院,也是山大二院南部院区,荣获“济南市十佳养老机构”“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等荣誉。医养结合、安宁疗护都是值得重视的医疗服务发展方向,我感于养老院出众的各项成果,开始打起精神认真对待这次见习。
随后,我们参观了养老院部分功能区域,又分组与老人们进行交流。首先进行的自然是“传统艺能”表演节目了。同学们各展才能,我也唱了一首老歌《我的祖国》,歌曲引起了爷爷奶奶们的共鸣,好几位跟着一起唱了起来。其中,我注意到一位奶奶,歌唱的节奏缓慢,但声音很清晰。
表演环节后的自由交流时间,我走过去,尝试与她交谈。奶奶有些耳背,但精神很好,问她高寿,竟是九十二岁高龄。护工老师适时补充:“她是老师。”我又找到了话题,在她身侧蹲下,跟她说我的奶奶也是老师。奶奶也来了兴致,与我交流起来。言谈之中,我得知她是小学语文教师,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六年的识字任务,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教学了,那时候我的奶奶还是学生呢。她热心地问我的学校,得知我来自山大,她高兴地告诉我,她在山大附中上过学,并且还记得当时校长的名字。奶奶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谈起家乡,她语调中流淌着热情:“我是喝着黑虎泉的水长大的,济南是个好地方,历史悠久,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中心。”我问起她在养老院的生活,奶奶表示十分满意,生活条件很好,而且各种活动丰富,并不寂寞。话题又转到过去的生活,奶奶忆苦思甜,对我说:“我上学的时候,都是党给我的补助,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老一辈人的朴实的生活与对党真挚的热爱令我动容。
谈话间隙,她会轻声唱歌,有抗美援朝时的军歌,也有她教书时的学堂歌。我是我奶奶带大的,跟着奶奶学会了很多老歌,与她交流起那个年代的旋律,相谈甚欢。最后,她沉默了一会,唱起了《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纯净嘹亮的嗓音,完全不见岁月的磨耗;穿越历史的旋律,却饱含着光阴的味道。我以低音与她相应和,一老一少的歌声在走廊上久久回荡。
临别时,她握着我的手,自称是“附中的老同学”,对我表达了谢意:“你来了,我很高兴,跟你们在一块,我好像也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我双手轻轻握住这位“老学姐”的手说:“您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呀!”奶奶的瞳仁虽然蒙上了白翳,但柔和的目光仍让我心底涌起一股暖流。
返程的路上,我思考了很多。身体总会在岁月的磋磨中败下阵来,但只要灵魂自始至终光华澄澈,人就并没有根本地老去。我自觉在案牍之中身心俱疲,未老先衰,却在这位奶奶身上发现了让灵魂永葆青春的秘密——热爱。对事业、对歌唱、对家乡、对党的热爱,让她的心中始终有光,有力量。而作为医学生,这次见习让我明白了医病与医人的本质区别。很多时候,人文的关怀比技术的疗愈更重要。
愿爷爷奶奶们寿比南山,愿山大老年医学事业蓬勃发展,愿自己所念所及,皆是温柔。
【作者:2019级本科生 朱康明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张芳奥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