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11 08:08:33
点击:
今天下午,我有幸到山东省立医院参加电话随访的志愿活动。
在取得与指导老师的联系后,我找到了预订的位置,又在老师引领下进入了志愿服务站。这是一个狭小的屋子,中间摆放了两张办公桌,有两个座机,桌子上是病人的名单。第一次走进医院做志愿服务,我心里还是满怀着期待,同时也有一丝的不安,怕自己完成不好。“我们这是电话随访,目的是得到出院病人的反馈信息,这单子上有指标,你顺着问然后打勾就行。同时对于对于病人特别提到的医生或者护士,要记录全名,对于病人的建议,要简明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了解了任务的流程。
可我却迟迟不敢下手:我准备好怎么问了吗,电话号码可不要输错呀,人的名字这样读对吗……面对着电话另一头的未知,我有些胆怯。在我旁边的志愿者是比我大一届的学长,他先前做过这项服务,所以做起来毫不费力,对照着病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迅速拨起电话,打通了后紧跟着说明了来意,然后询问有关信息,最后向对方致谢。有旁边学长的示范,我鼓起了勇气拨动电话,等待着对方的接听。“您好,请问您是某某老师吗?我是山东省立医院电话随访中心的,您之前在咱们院住院过一段时间,现在想进行一下电话随访,请问您方便吗?”取得了对方同意,我循序渐进问完了表单上的内容,最后道一声“谢谢您,您辛苦了,祝您身体健康,再见。”结束了与第一位的对话,我感觉到了一份放松与舒心,那种缠绕在心头的紧张感突然化解了,万事开头难,要大但走出第一步。
在随后的随访中,我放松了心情,语气也变得流畅与轻松起来,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目标随访的任务。
在随访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面对着陌生人的来电,我们总是保持着一份怀疑与不信任,所以打过去很多回也没人接听,或是接通后问我是不是打错了。有的人对医院不同方面提出了意见,也有的人提供了正向回馈,电话那头透露着感激之情。很多患者都是外地慕名而来的,来到省立医院治病,比起县的医院要“好得太多”,“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特别的友善”。结束时还和我说一声“祝您工作顺利”,听了后心里暖暖的。
我从小小电话中体察到了人间的百味,有满怀感激的赞许,有凝重沉闷的回应,也有意见和建议。虽地域遥远,阻隔不了一个关心与问候,然电话传音,掩饰不住一份博爱与仁心。
【作者:2020级本科生 谢昊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王晓萍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