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沂”早为支教团成员 杨艺莹

发布时间:2021/07/21 19:38:41   点击:  

7月21日 星期三 阴

这个夏天,山东大学青春“沂”早为支教团跨越山海,奔赴一场夏约。为了帮助沂蒙革命老区孩子们实现自身基础课和兴趣课的提升,传承红色文化,在启动会后,支教团的第一天支教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我作为精准支教组的一份子,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准备后,终于遇见了可爱的他们。

清晨薄日初升,我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温习之前准备的教案与课件。知识早已在我脑中反复循环无数遍,但我还是有着些许担忧。我并不是专业的教师,从未站在教师的角度为学生讲解问题,难以了解小学四五年级孩子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并且线上教学难度过大,我几乎不能掌握网络那一端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状况……所有最坏的情况被我幻想过无数遍,但出乎意料的是,我的暑假第一课进展十分顺利。

在家长和孩子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相聚在一个小小的腾讯会议。摄像头打开的那一刻,之前所有的忧虑全部清空,听到她甜甜地叫我“小杨老师”,心都开始为她融化。“只要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可爱的她一定会紧随我的步伐,夯实自己的基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落花生》的教学。虽然课本已然更新换代,但是这篇课文还是保留在语文教材之中。所以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不禁升起了一种奇妙的传承感。花生的精神从我的老师一代传递到我的手里,如今我也要带着这种精神走向我的学生,这是一种多么光荣的事情呀!

聪明的她总是一点就透。课文的生字生词被她消灭得一干二净,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举例她抢答得让我欣喜,文章的脉络从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再到最后的议花生她都一一讲出自己的理解,当提及花生的好处时,她更是如数家珍,甚至超出了课本介绍的范畴。如果说这些只能表示她的学习能力很强,那么课堂的最后她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当我问到花生的可贵之处时,她告诉我,花生是默默奉献的、有用的,人也要做有用的人。她的话虽稚嫩,但契合了我们本次支教最重要的任务——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传承沂蒙红色基因。

与第一个小朋友的会面在欢声笑语中匆匆结束,短短一个小时,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期待。期待明天第二个可爱的她!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杨艺莹 来自单位:政管学院 责编:卞悦悦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