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1 19:27:05
点击:
不出所料,淦昌苑F座323实验室顺利通过这次6S建设中期审核[系统化6s管理理念具体指,整理(1S)、整顿(2S)、清扫(3S)、清洁(4S)、素养(5S)、安全(6S)],且表现优异,近三个月的辛苦付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此刻,我感慨万千。
今年4月份,青岛校区启动实验室6S管理建设,我有幸作为主力成员参与其中。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培训,看到建设标准和要求时,我的第一感受是道阻且长。323实验室作为环境研究院面积最大的实验室,其内实验仪器众多、实验材料试剂繁杂,同时涉及不同课题组的十余位学生,进行实验室6S建设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万事开头难,当专业咨询师第一次进入我们的实验室,指导我们进行1S建设时,我对短期内能否完成持怀疑态度。前面几天的工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但当我们理清头绪,真正行动起来才发现并非所想的那样艰难。在实验室整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乐趣:认识陌生的器皿,意外发现丢失的耗材,见到古董一样的样品,对于实验室的同学们来说都是新奇的体验。参加阶段培训,利用零碎时间整理,购买所需的分类标识物品……遇到犹豫不决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讨论解决方案,积极主动向外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实验室日新月异的变化,总能让进来的人感叹一句:好整洁!那时内心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6S推进到3S中期审核前夕,王新锋老师与朱玉姣老师带领我们进行最后的集中整理:课题组所有区域责任到人,而对于公共区域的实验物品,根据使用频次确定责任人,再进一步优化整理。整理抽屉、擦拭冰箱、细分橱柜、空间布局、标签清单等,一切都在繁忙有序地进行着。处在干净整洁、摆放有序的实验室里,我们都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种“高光”状态保持下去,让舒适安全的环境为科学研究保驾护航。
从一知半解到熟练应用,我们熟知了6S知识,增强了对实验室规范的理解,收获了更加紧密的团队关系。就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专业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校区资实处及院里实验室管理老师的大力支持以及我们课题组老师与相关学生的细致工作都缺一不可。虽然考核已告一段落,但实验室6S建设远没有结束。希望323实验室能如燎原星火,带动学院甚至校区所有实验室建设得更加标准、规范、安全。
【作者:2019级硕士 刘智艺 来自单位:环境研究院 责编:卞悦悦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