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寻古”暑期实践团成员 胡珂铭

发布时间:2021/07/28 21:50:27   点击:  

7月2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齐鲁交通学院“潇湘寻古”赴湖南永州文化调研团对著名书法家怀素修炼绝世书法之地——怀素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说到永州山水,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永州八景”,其中之一“绿天蕉影”实位处于唐代著名书法家、史称草圣的怀素出家修行、种蕉练字之地绿天庵。后世以绿天庵为中心,将周围修建成如今的怀素公园,这便是我们此行出发的目的地。

如今的怀素公园已经很少有人在此游玩了,几年前可以说是最热闹的时候,许多游玩、娱乐节目吸引了人们,也使得这里有了公园的味道。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人们形式老旧的公园游玩方式逐渐丧失兴趣,怀素公园也变得愈发冷清。就是这种寂寞的感觉,更让人对怀素当时苦研书法的境况感同身受。从笔迹学角度看,怀素一生的书法线条质地上都倾向于瘦细,和他禅修苦寒有很大关系。

怀素出家时种蕉的禅院也就是怀素公园的灵魂所在,虽说没了前几年的烟火气息,但给人一种幽然深邃的感觉。我们去的时候,禅院的门紧闭着,似乎许久都没开过,隐隐约约听到有琴声传来,绕院一周,原来是禅院后有老人抚琴。公园附近就是居民区,蔽日的芭蕉林也成了夏日极佳的去处。这悠扬的琴声与静谧的禅院,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想来,怀素大多便是在这种情景下配上一壶美酒,便灵感大发,创作出那些传世经典。

怀素的创作十分潇洒,他勤学苦练的精神也十分惊人。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地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还是坚持不懈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终是这样,造就了一代草书大家,这种精神是千年以来的传承。

对于我们两个本地人来说,怀素公园承载了儿时的快乐时光。景点景色的确美,但带给我们更多思考的是景点背后的人与事迹。怀素有着永州人的洒脱率真,也有着湖南人那份“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我们作为传承人,更要继承这无比宝贵的精神品质,在美好的青春岁月中全力奋斗。


【作者:2020级本科生 胡珂铭 来自单位:软件学院 责编:纪君婷 刘婷婷】